检测水产品食物中副溶血弧菌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

被引:6
作者
何晖 [1 ]
邓庆丽 [2 ]
李秀珍 [1 ]
黎淑端 [1 ]
刘振熙 [3 ]
机构
[1]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
[3] 广州市白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基因分型; 水产品; 食物中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55.5 [食品卫生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建立副溶血弧菌的基因分型技术,应用于广州市水产品食物中毒居前列的致病菌——副溶血弧菌的检测,寻找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检验方法。方法分析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的16S-23S rDNA IGS的相关信息(电泳图谱、序列分析等),找出合适的16S-23S rDNA IGS作为基因分型依据,建立副溶血性弧菌的基因分型技术。结果通过克隆和测序,分析了副溶血性弧菌的16S-23S rDNA IGS片段,初步确定了以16S-23S rDNA IGS为分子标记的副溶血性弧菌基因分型技术。结论本检测方法不但快速、灵敏,还对深入了解副溶血性弧菌的发病机制,研究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85 / 108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J].
张蔚 ;
潘劲草 ;
陈坤 .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4, (03) :182-184+190
[2]   3株杂色鲍致病菌——副溶血弧菌的16S-23S rDNA间区序列的分析 [J].
邓先余 ;
王智学 ;
何建国 .
微生物学报, 2004, (03) :304-308
[3]   食源性疾病监控技术的研究 [J].
刘秀梅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4, (01) :3-9
[4]   副溶血弧菌肠炎91例 [J].
郭静霞 ;
曲芬 ;
鲍春梅 ;
王红旗 ;
崔恩博 ;
夏光明 .
人民军医, 2002, (10) :6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