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灾区泥石流峰值流量的非线性雨洪修正法

被引:16
作者
胡凯衡 [1 ,2 ]
崔鹏 [1 ,2 ]
游勇 [1 ,2 ]
庄建琦 [1 ,2 ]
陈晓清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泥石流; 流量计算; 雨洪修正法;
D O I
10.15961/j.jsuese.2010.05.006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由于汶川地震灾区泥石流固体物质补给方式和成因的复杂性,很多泥石流流域在产流、汇流和运动阶段都存在导致流量放大的过程,用现有的泥石流峰值流量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都偏小。具体的分析表明,震后泥石流的产汇流过程并不是线性等同于清水的产汇流过程,泥石流流量的放大系数与清水峰值流量不是线性正比的关系。通过拟合北川极重灾区苏宝河和魏家沟等流域泥石流沟的现场调查数据,得到了泥石流放大系数与流域清水峰值流量之间的幂函数经验关系。并由此建立了泥石流峰值流量的非线性雨洪修正计算方法。该方法可用于计算震后崩滑体较多的流域的泥石流峰值流量。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北川地震重灾区泥石流特征与减灾对策 [J].
胡凯衡 ;
游勇 ;
庄建琦 ;
陈晓清 .
地理科学, 2010, 30 (04) :566-570
[2]   “5·12”汶川地震后北川苏保河流域泥石流危害及特征 [J].
游勇 ;
柳金峰 ;
陈兴长 .
山地学报, 2010, (03) :358-366
[3]   汶川地震区泥石流灾害工程防治时机的研究 [J].
陈晓清 ;
崔鹏 ;
赵万玉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9, 41 (03) :125-130
[4]  
汶川8级地震对岷江上游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影响[J]. 游勇,柳金峰.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9(S1)
[5]   “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J].
黄润秋 ;
李为乐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27 (12) :2585-2592
[6]   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及其减灾对策 [J].
崔鹏 ;
韦方强 ;
陈晓清 ;
何思明 ;
游勇 ;
党超 ;
李占鲁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 (04) :317-323
[7]   暴雨泥石流流量计算方法研究 [J].
沈寿长 ;
谢修齐 ;
项行浦 ;
李良勋 ;
龚成明 ;
白永峰 ;
谢衔光 .
中国铁道科学, 1993, (02) :80-89
[8]   泥石流洪峰流量的研究与计算 [J].
康志成 ;
张军 .
中国水土保持, 1991, (02) :17-20+64
[9]   关于荒溪分类 [J].
王礼先 .
北京林学院学报, 1982, (03) :94-107
[10]  
关于汶川地震灾区泥石流灾害工程防治标准的讨论[A]. 陈晓清,崔鹏,游勇,柳金峰.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