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效能感、媒介使用和利益抗争方式——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研究

被引:9
作者
陈安繁 [1 ]
张慧 [2 ]
方爱华 [3 ]
机构
[1]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政治效能感; 媒介使用; 利益抗争方式;
D O I
10.15897/j.cnki.cn51-1046/g2.2015.22.005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益表达机制属于政治学中"权利"的范畴,本文在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利用Binary Logistic回归,考察了"内在政治效能感"和"外在政治效能感"以及"媒介使用"对居民"利益抗争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内在政治效能感"对"制度性利益抗争方式选择"和"非制度性利益抗争方式选择"都有很大影响;而"外在政治效能感"对"利益抗争方式"影响力不足;"媒介的使用"对"非制度化的利益抗争方式选择"存在正向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   政治效能感与抗争性利益表达方式——基于CGSS2010的定量研究 [J].
谢秋山 ;
陈世香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3) :88-95+113+127
[3]   电视、政治参与和政治态度:基于CGSS数据的经验研究 [J].
金雅然 ;
钟笑寒 .
经济学报, 2014, 1 (01) :135-162
[4]   互联网使用是否扩大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基于CGSS2006的工具变量分析 [J].
陈云松 .
社会, 2013, 33 (05) :118-143
[5]   民族国家、抗争政治与民主化:蒂利理论的演进脉络 [J].
黄徐强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 2013, (01) :31-36
[6]   “央强地弱”政治信任结构与抗争性利益表达方式——基于城乡二元分割结构的定量分析 [J].
谢秋山 ;
许源源 .
公共管理学报, 2012, 9 (04) :12-20+122
[7]   论基于政治效能感的公民政治参与 [J].
石瑛 ;
董丁戈 .
学术交流, 2012, (09) :17-20
[8]   社会抗争研究:西方理论与中国视角述评 [J].
王金红 ;
黄振辉 .
学术研究, 2012, (02) :41-49
[9]   非制度化利益抗争:农民工维权的行动策略及其解释 [J].
董玥玥 .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06) :74-77
[10]   转型期中国农民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生发逻辑及矫正路径 [J].
姚望 .
中州学刊, 2011, (01) :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