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连哈比尔尕山和博格达山中新生代隆升的时空分异: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证据

被引:30
作者
沈传波 [1 ]
梅廉夫 [1 ]
张士万 [2 ]
刘麟 [2 ]
汤济广 [1 ]
周锋 [1 ]
严淑澜 [2 ]
骆吉春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石油化工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裂变径迹; 隆升; 中新生代; 构造演化; 博格达山;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8.02.012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依连哈比尔尕山和博格达山同属于北天山构造带,它们的裂变径迹测年证据表明,依连哈比尔尕山于134Ma~118Ma开始隆升,中生代以来经历了5期隆升过程:134.1Ma~118.6Ma,68.2Ma~65.5Ma,37.1Ma~36.2Ma,23.8Ma和9.8Ma;博格达山于152Ma~106Ma开始隆升,中生代以来经历了4期隆升过程:152.3Ma~106.3Ma,65Ma,43.9Ma~42.6Ma和25Ma。博格达山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与样品高程具正相关性,依连哈比尔尕山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与样品高程具负相关性。中新生代隆升年代学及隆升机制在区域小尺度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对比北天山中尺度以及整个天山大尺度上中新生代、特别是65Ma以来的隆升和演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同样具有明显的分异性。导致这种时空分异的原因一方面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挤压效应的动力诱导,更主要的原因可能与天山造山带不同区域深部(地幔和地壳)特定条件下的差异性活动、热-流变学性质的差异性以及不同构造边界活动的差异性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博格达山链的造山活动与山体形成演化.[D].王宗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3, 04
[2]   Building the Northern Tien Shan: Integrated thermal, structural, and topographic constraints [J].
Bullen, ME ;
Burbank, DW ;
Garver, JI .
JOURNAL OF GEOLOGY, 2003, 111 (02) :149-165
[3]  
天山活动构造.[M].邓起东等著;.地震出版社.2000,
[4]  
新疆北部及其邻区大地构造.[M].肖序常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
[5]   中新生代库车-南天山盆山系统隆升历史的裂变径迹证据 [J].
杜治利 ;
王清晨 ;
周学慧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7, (05) :399-408
[6]   中新生代天山地区隆升历史的裂变径迹证据 [J].
杜治利 ;
王清晨 .
地质学报, 2007, (08) :1081-1101
[7]   中天山下石炭统马鞍桥组重结晶灰岩热水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初步分析 [J].
张志斌 ;
李忠权 ;
李朝阳 ;
叶霖 ;
李文铅 .
矿物岩石, 2007, (02) :70-77
[8]   新疆博格达山中新生代隆升—热历史的裂变径迹记录 [J].
沈传波 ;
梅廉夫 ;
刘麟 ;
汤济广 ;
周锋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03) :87-92
[9]   西昆仑-喀喇昆仑地区钾质碱性岩Ar-Ar年龄——以羊湖、昝坎和苦子干岩体为例 [J].
林清茶 ;
夏斌 ;
张玉泉 .
矿物岩石, 2006, (02) :66-70
[10]   西天山山脉多期次隆升-剥露的裂变径迹证据 [J].
陈正乐 ;
万景林 ;
刘健 ;
李胜祥 ;
郑恩玖 ;
韩效忠 ;
李细根 ;
宫红良 .
地球学报, 2006, (02) :97-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