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对流系统中对流云合并的观测分析

被引:14
作者
翟菁 [1 ,2 ]
黄勇 [1 ]
胡雯 [3 ]
蒋年冲 [3 ]
牟容 [4 ]
机构
[1] 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3] 安徽省气象局
[4] 重庆市气象台
关键词
强对流; 对流云合并; 中尺度对流系统; LAP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用雷达等观测资料以及LAPS(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中尺度再分析场资料,对2009年6月14日在河南、安徽等地引发冰雹大风天气的两个强对流系统的形成演变过程中的对流云合并现象进行观测分析。研究表明,不论是单体间的合并还是对流系统间的合并,合并后单体或对流系统都有显著的增强,并且和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关系密切。安徽整个对流系统的形成经历了"小单体—大单体或积云团—小的对流系统—大的对流系统"多阶段的合并过程,强对流天气发生和对流系统的阵风锋有关,合并过程中阵风锋达到最强;对流单体的合并和低层气流的相互作用有关,是单体自身的出入流和环境引导风共同作用的结果。LAPS中尺度再分析场资料的结果说明层结不稳定、中尺度辐合和垂直风切变是这次强对流系统形成和对流云合并的重要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夏季江淮区域对流云合并的基本特征及影响 [J].
胡雯 ;
黄勇 ;
汪腊宝 .
高原气象 , 2010, (01) :206-213
[2]   山地对流云并合形成积层混合云的过程分析 [J].
李艳伟 ;
牛生杰 ;
罗宁 ;
文继芬 ;
黄浩隽 .
气象科学, 2009, 29 (02) :2157-2164
[3]   积云并合在强对流系统形成中的作用 [J].
付丹红 ;
郭学良 .
大气科学, 2007, (04) :635-644
[4]   四维变分方法反演低层风场能力研究 [J].
牟容 ;
刘黎平 ;
许小永 ;
庄薇 .
气象, 2007, (01) :11-18+129
[5]   一次夏季东北冷涡中积云发展过程的数值模拟 [J].
耿树江 ;
王建捷 ;
宫福久 .
气象科学, 2006, (02) :149-156
[6]   北京一次大风和强降水天气过程形成机理的数值模拟 [J].
付丹红 ;
郭学良 ;
肖稳安 ;
孙凌峰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3, (02) :190-200
[7]   积云并合及相互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黄美元 ;
徐华英 ;
吉武胜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 (02) :214-224
[8]   层状云对积云发展和降水的影响——一种云与云之间影响的数值模拟 [J].
黄美元 ;
洪延超 ;
徐华英 ;
周恒 .
气象学报, 1987, (01) :72-77
[9]   一次梅雨锋降水结构及暴雨中心的形成机制 [J].
李子华 ;
张克杰 ;
张维全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86, (03) :283-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