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紫金山岩体SHRIMP测年地质意义

被引:30
作者
杨兴科 [1 ]
晁会霞 [1 ]
郑孟林 [2 ]
姚卫华 [3 ]
杨旭升 [1 ]
机构
[1] 长安大学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开放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岩浆热力作用; 构造事件; 早白垩世; 紫金山; SHRIMP测年;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8.01.009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P588.15 [碱性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晋西挠褶带紫金山碱性杂岩体的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及U-Pb同位素SHRIMP测年等研究发现:该碱性杂岩体作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燕山期岩浆侵入热力作用的代表,具有富碱、较富铁、贫镁、钙,SiO2不饱和或极不饱和,属碱性-过碱性系列。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富碱、铁、贫镁;稀土元素含量高,无铕异常;岩浆侵入表现出明显的方向和多阶段性,可侵入二叠纪—三叠纪地层中。盆地东部火成岩同位素测年数据表明岩浆-热力作用高峰期在110Ma150 Ma。测试样品中有21组锆石样品年龄介于125 Ma132 Ma之间,说明主期岩浆活动热力事件时代为早白垩世,是盆地形成演化的中晚期发生构造转换(深部的隆升)相对应,与华北地区较普遍的早白垩世构造热事件一致。早白垩世强烈的构造热力变动导致该盆地东翼大面积的抬升隆起、吕梁软流圈上涌和晋西挠褶带的形成。SHRIMP测年还发现,除主期125 Ma132 Ma岩浆热力事件外,有捕获的早期岩浆锆石反映的热力活动事件,构造演化分析显示多阶段热力作用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Zijinshan alkaline intrusive complex in Shanxi Province; western North China Craton: Implication for magma mixing of different sources in an extensional regime.[J].Jifeng Ying;Hongfu Zhang;Min Sun;Yanjie Tang;Xinhua Zhou;Xiaoming Liu.LITHOS.2007, 1
[2]  
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M].万天丰著;.地质出版社.2004,
[3]  
地球构造与动力学.[M].马宗晋等编著;.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4]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杨俊杰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5]  
太行山造山带岩浆活动及其造山过程反演.[M].罗照华等著;.地质出版社.1999,
[6]  
华北石炭二叠纪煤变质特征与地质因素探讨.[M].杨 起等著;.地质出版社.1988,
[7]   辽东菜园子古近纪玄武岩和深源捕虏晶:对新生代岩石圈地幔性质及深部作用过程的制约 [J].
王微 ;
许文良 ;
王冬艳 ;
纪伟强 ;
杨德彬 ;
裴福萍 .
矿物岩石, 2007, (01) :63-70
[8]   华北地区两个世代深部构造的识别及其意义——燕山运动与深部过程 [J].
邢作云 ;
邢集善 ;
赵斌 ;
刘建华 ;
袁晓萍 .
地质论评, 2006, (04) :433-441+578
[9]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改造的时空坐标及其成藏(矿)响应 [J].
刘池洋 ;
赵红格 ;
桂小军 ;
岳乐平 ;
赵俊峰 ;
王建强 .
地质学报, 2006, (05) :617-638
[10]   晚中生代—新生代构造体制转换与鄂尔多斯盆地改造 [J].
张岳桥 ;
廖昌珍 .
中国地质, 2006, (01) :2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