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色素P450 2E1基因PstⅠ多态、腌制品与大肠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14
作者
俞维萍
陈坤
马新源
姚开颜
蒋沁婷
邹艳
周海光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浙江省嘉善县肿瘤防治所,浙江省嘉善县肿瘤防治所,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杭州,杭州,杭州,杭州,杭州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CYP2E1; 盐类; 食品; 结肠直肠肿瘤; 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 流行病学,分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3 [肠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研究代谢酶细胞色素P4 5 0 2E1基因 (CYP2E1)PstⅠ多态性和腌制品与大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群基础的病例对照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PCR RFLP技术 ,对 12 6例大肠癌和 343名健康对照PstⅠ识别的CYP2E1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 健康对照组CYP2E1基因野生型(C1/C1)为 6 1 8% ,杂合子 (C1/C2 )为 35 8% ,突变纯合子 (C2 /C2 )为 2 4 %。调整年龄性别后 ,结肠癌病例中突变基因型频率 5 4 9% (5 2 9%C1/C2和 2 0 %C2 /C2 )高于对照 (OR 1 979,95 %CI 1 0 90~3 5 95 ) ,但直肠癌病例与对照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发现 ,突变基因型、每周 1或 2次和隔天或每天吃腌制品单因素作用的大肠癌OR值分别 1 935、2 12 2和 2 315 ,而每周 1或 2次 +突变型、隔天或每天吃 +突变型联合作用后大肠癌OR值分别为 2 2 72和 3 12 7。分别分析结、直肠癌 ,腌制品对直肠癌的危险性在食用频率为每周 1或 2次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野生型和突变型的OR值分别为2 6 4 6和 2 2 9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结肠癌危险性只有在PstⅠ突变者隔天或每天吃腌制品时才剧增 ,OR值 4 2 6 2 (1 395~ 13 0 17) ,为野生型的 2 6 9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YP2E1PstⅠG→C点突变是大肠癌的遗传易感性因素 ,与腌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CYP2E1、GSTM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食管癌易感性研究 [J].
石云 ;
周新文 ;
周宜开 ;
任恕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01) :14-17
[2]   结肠癌和直肠癌危险因素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J].
陈坤 ;
蔡剑 ;
刘希永 ;
马新源 ;
姚开颜 ;
郑树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 (06) :45-47
[3]   中国11市县肿瘤发病和死亡登记资料统计分析(1988年~1992年) [J].
李连弟 ;
饶克勤 .
中国肿瘤, 2000, (10) :435-447
[4]   大肠癌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展望 [J].
张振亚 ;
赵泽贞 .
肿瘤防治研究, 2000, (02) :154-156
[5]   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20年变化趋势和近期预测分析 [J].
李连弟 ;
鲁凤珠 ;
张思维 ;
牧人 ;
孙秀娣 ;
皇甫小梅 ;
孙杰 ;
周有尚 ;
欧阳宁慧 ;
饶克勤 ;
陈育德 ;
孙爱明 ;
薛志福 ;
夏毅 .
中华肿瘤杂志, 1997, (01) :4-10
[6]   大肠癌病例对照研究 [J].
丁建华 ;
刘燕婷 ;
林永刚 ;
许发培 .
实用肿瘤杂志, 1992, (03) :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