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与司法:监察程序中证据规则的解构与建构

被引:29
作者
马方
吴桐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监察法治研究中心
关键词
监察委员会; 证据规则; 证明标准; 证据转化; 司法衔接;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18.09.004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监察权作为独立的权力类型,其证据规则构建的前提在于对监察权进行学理解析,以期通过明晰其权力运行范式,有针对性地构建系统的监察证据规则。具体范式为厘清权力的性质以付之予价值理念、权力的层次以付之于规则的衔接流转、权力的对象以付之其证明标准的区分应对。而置于监察语境下证据规则的司法构建则应从两个维度展开,其一是应然功能维度,从证据规则所应然具有的功能反向确立具体证据规则的逻辑体系,即将保障基本人权、规范证据运用、查清犯罪事实为其应然的功能预设。从而依次构建证明标准、调查取证制度、特殊证据制度。其二,则是立足于实然运作层面,构建监察程序与司法程序衔接中的证据转化制度,以形成完整的规则逻辑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6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非法证据排除的共通性宪法权利基础及其启示 [J].
王秀哲 .
河北法学, 2018, 36 (03) :61-71
[2]   监察至上还是三察鼎立——新监察权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配置分析 [J].
张建伟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8, (01) :170-180+209
[3]   法治反腐视域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新路径 [J].
刘艳红 ;
夏伟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71 (01) :89-99
[4]   论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协调和衔接 [J].
姬亚平 ;
支菡箴 .
河北法学, 2018, 36 (01) :30-40
[5]   监察制度与《刑事诉讼法》的衔接 [J].
汪海燕 .
政法论坛, 2017, 35 (06) :84-95
[6]   监察委员会调查权运作的双重困境及其法治路径 [J].
刘艳红 .
法学论坛, 2017, 32 (06) :5-15
[7]   犯罪圈与刑法修正的结构控制 [J].
白建军 .
中国法学, 2017, (05) :69-90
[8]   行政执法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的理论基础 [J].
刘洋 ;
张斌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9 (05) :518-525
[9]   污点证人豁免价值分析及建构 [J].
吴杰 ;
仇征 .
中国检察官, 2017, (15) :24-27
[10]   事实认定模式与我国刑事防错机制的完善 [J].
尚华 .
环球法律评论, 2017, 39 (03) :7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