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络实质问题的讨论

被引:7
作者
文琛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3] 不详
关键词
经络实质; 经络研究; 气血运行; 血管/神经支配;
D O I
10.13703/j.0255-2930.1993.02.01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者依据大量的实验认为,经络实质的核心是"气血之道路"。其中血之道路指血管;气之道路指血管壁上分布的循环调节系统,即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这恰与"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相吻合。人体中血管、神经的分布与经络的分布同样,具有网络性;针刺效应的产生,经络各种功能的完成,均是在神经的作用下实现的。这就证实了经络与血管、神经是密不可分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形成我经络神经论点的依据 [J].
薛崇成 .
中国针灸 , 1992, (04) :17-21
[2]   家兔眼结膜的神经分布及其在失血性休克时针刺效应的组化观察 [J].
文琛 ;
夏亚钦 ;
赵长龙 .
中国针灸, 1987, (03) :33-36
[3]   以单胺荧光和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家兔、大鼠胃壁神经和5-羟色胺细胞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J].
文琛 ;
赵长龙 ;
金鸿华 .
解剖学报, 1986, (03) :282-287+342
[4]   电针猫“内关”对促进急性心肌缺血恢复作用传入途径的分析 [J].
刘瑞庭 ;
郎明 .
针刺研究, 1986, (03) :229-233
[5]   大白鼠骨骼肌、关节囊的神经分布——组织化学研究 [J].
文琛 ;
刘金兰 ;
金鸿华 ;
张振丽 .
针刺研究, 1983, (03) :190-196
[6]   大白鼠心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J].
文琛 ;
金鸿华 ;
张振丽 ;
刘金兰 .
解剖学报, 1982, (04) :423-429+453+460
[7]   以显示儿茶酚胺荧光和胆碱酯酶的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白鼠皮下组织的神经分布 [J].
文琛 ;
刘金兰 ;
张振丽 ;
刘志云 .
解剖学报, 1982, (03) :300-306+342
[8]   人的小血管壁神经分布及其与经络气血的关系 [J].
文琛 ;
张振丽 ;
金鸿华 ;
刘金兰 ;
刘志云 .
中国针灸, 1981, (02) :28-34
[9]   针刺传入与胆硷酯酶阳性神经关系的进一步探讨 [J].
刘金兰 ;
文琛 ;
张振丽 ;
金鸿华 .
中国针灸, 1981, (01) :30-34
[10]   以大白鼠针刺镇痛模型探讨针感传入的形态学基础 [J].
文琛 ;
刘金兰 ;
刘志云 ;
张振丽 .
针刺研究 , 1981, (02) :14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