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三峡水库澎溪河回水区藻类种群分布及评价
被引:14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澎溪河;
浮游植物;
藻类区系分布;
水体富营养化;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10.05.015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8年冬,三峡水库蓄水至173m.随着蓄水水位的抬升,库区内长江干流北岸最大支流澎溪河回水区流速进一步减慢,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的可能性相应增加.为探究水位抬升对澎溪河水环境及浮游植物种群结构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于2009年春季(3月)、夏季(7月)对该区域五个采样点展开浮游植物种群结构跟踪观测,并运用Margalef(d)丰富度指数法、Shannon-Wiener(H)多样性指数法、Pielou(J)均匀度指数法,进行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共检测出浮游植物7门57属100种,硅藻门17属33种、绿藻门24属40种、蓝藻门7属10种、甲藻门2属3种、裸藻门4属10种、黄藻门2属2种、隐藻门1属2种;硅藻和绿藻是该区域的优势种;其中春季藻类优势种群为硅藻-绿藻型,绝对优势种为硅藻;夏季藻类优势种群为绿藻-硅藻-蓝藻型,绝对优势种群为绿藻.高阳采样点春季发生铁锈红"水华",藻类密度高达103.6×105cell/L.各监测断面的d、H、J值分别为:春季0.68~1.70、0.99~1.44、0.228~0.345,夏季1.0~1.91、1.24~2.10、0.30~0.49,综合得出澎溪河回水区春季属于中度-重度富营养化,夏季属于中度富营养化,夏季水质优于春季.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嘉陵江出口段三类水体蓝绿硅藻优势种变化机理[J].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1) : 51 - 56郭蔚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曾晓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污染现状与对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01) : 206 - 210杨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156m蓄水后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春季浮游植物调查及多样性评价[J]. 环境科学, 2008, (10) : 2710 - 271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方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张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田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 [4] 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水华高发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J]. 科技导报, 2008, (17) : 70 - 75郭劲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方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田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 三峡工程中突显出的环境伦理问题[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4) : 78 - 81左媚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外语学院中文系 四川外语学院中文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三峡库区支流富营养化状况普查[J]. 人民长江, 2008, (13) : 1 - 4+106邱光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涂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叶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陈水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郭文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臧小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
- [7] 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回水区环境因子对藻类生长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3) : 558 - 56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罗固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清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刚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勇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龚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8] 不同温度和营养盐质量浓度条件下藻类的种间竞争规律[J]. 生态环境, 2008, (01) : 6 - 1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万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联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9] 三峡库区富营养化发展趋势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S1) : 279 - 282邓春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龚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 [10] 三峡水库消落区对库区水土环境的影响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 39 - 47谢德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范小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魏朝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