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土壤有机碳固定机制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30
作者
魏小波 [1 ,2 ]
何文清 [2 ]
黎晓峰 [1 ]
刘恩科 [2 ]
刘爽 [2 ]
机构
[1] 广西大学农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壤碳固定; 碳循环; 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及科学家的密切关注。农田土壤作为大气CO2的源和库,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角色日渐被认识。本文围绕土壤固碳的基本问题,总结了农田土壤固碳潜力、土壤有机碳固定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国内研究表明,目前耕地的地力不稳,土壤有机碳密度较低,农田土壤固碳的潜力较大。因此,加强不同区域农田土壤固碳潜力、固碳过程、固碳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合理优化的农业管理措施,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4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5 条
[1]   不同施肥处理对设施土壤团聚体内颗粒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J].
陈茜 ;
梁成华 ;
杜立宇 ;
陈新之 ;
王峰 .
土壤, 2009, 41 (02) :258-263
[2]   三种南方典型水稻土长期试验下有机碳积累机制研究Ⅱ.团聚体内有机碳的化学结合机制 [J].
周萍 ;
宋国菡 ;
潘根兴 ;
李恋卿 ;
张旭辉 .
土壤学报, 2009, 46 (02) :263-273
[3]   不同利用方式和开垦年限下红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养分变化研究 [J].
刘晓利 ;
何园球 .
土壤, 2009, 41 (01) :84-89
[4]   南方三种典型水稻土长期试验下有机碳积累机制研究 Ⅰ.团聚体物理保护作用 [J].
周萍 ;
宋国菡 ;
潘根兴 ;
李恋卿 ;
张旭辉 .
土壤学报, 2008, 45 (06) :1063-1071
[5]   耕作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J].
王晶 ;
张仁陟 ;
李爱宗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06) :8-12
[6]   农田土壤固碳潜力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J].
孙文娟 ;
黄耀 ;
张稳 ;
于永强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9) :996-1004
[7]   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 [J].
李小涵 ;
郝明德 ;
王朝辉 ;
李利利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03) :176-181
[8]   Organic carbon stratification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three typical paddy soils from Taihu Lake region,China [J].
WOOD Yvonne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8, (04) :456-463
[9]   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J].
宋明伟 ;
李爱宗 ;
蔡立群 ;
张仁陟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2) :622-626
[10]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J].
李辉信 ;
袁颖红 ;
黄欠如 ;
胡锋 ;
潘根兴 ;
樊后保 .
土壤学报, 2008, (02) :259-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