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载体免疫原制备河豚毒素抗体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刘燕婷 [1 ]
钟青萍 [1 ]
雷红涛 [1 ]
张挺 [1 ]
余海虎 [2 ]
孙远明 [1 ]
机构
[1] 广东省高等学校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开放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食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2] 香港理工大学生物与应用化学系
关键词
河豚毒素; 载体; 人工抗原; 抗体; 食品检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92 [医学免疫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2 ;
摘要
目的比较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匙孔型血蓝蛋白(KLH)两种载体蛋白合成的河豚毒素人工抗原的免疫原性,并对其制备的抗体进行研究。方法用曼尼希法将半抗原河豚毒素(TTX)分别与大分子载体BSA和KLH偶联合成人工抗原TTX-BSA及TTX-KLH,免疫6~8周龄Balb/c雌性小鼠,制备多抗;以卵清白蛋白(OVA)为载体蛋白,同样用曼尼希法制备包被抗原TTX-OVA。TTX-KLH多抗血清同时采用TTX-OVA和TTX-BSA作包被抗原检测,抗血清经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iELISA)以及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icELISA)检测。结果经TTX-KLH免疫获得的多抗血清较TTX-BSA免疫获得的多抗血清特异性高。两种包被抗原的检测效价一致:均为1∶64000,而以TTX-OVA为包被原的检测值稍高,与TTX进行竞争酶联免疫检测,其IC50值波动范围为10~20ng/ml。结论TTX-KLH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34 / 23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利用固定化草酸氧化酶快速检测河豚毒素 [J].
李德昆 ;
林洪 ;
江洁 ;
曹立民 ;
宫庆礼 .
中国水产科学, 2005, (05) :638-642
[2]   河豚鱼的安全食用研究 [J].
宫庆礼 ;
崔建洲 ;
黄海龙 ;
王茂起 ;
包大跃 ;
张理 .
卫生研究, 2003, (04) :346-348
[3]  
Study of a toxin–alkaline phosphatase conjuga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 immunosensor for tetrodotoxin determination[J] . D. Neagu,L. Micheli,G. Palleschi.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 2006 (6)
[4]   Analysis of tetrodotoxin [J].
Alcaraz, A ;
Whipple, RE ;
Gregg, HR ;
Andresen, BD ;
Grant, PM .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1999, 99 (01) :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