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对贿赂及其“道德化”的影响——基于找关系入学的民族志研究

被引:26
作者
阮极
机构
[1] 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院、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潮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关系; 人情; 互动仪式; 贿赂; 仪式资本;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8.02.009
中图分类号
C912.3 [社会关系、社会约制];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中国的拉关系走后门现象有不少涉及贿赂行为。本文通过2012-2014年在中国南方两个城市开展的有关家长为子女找关系入学的民族志研究发现,人情伦理不单给贿赂行为加上了信任和网络保障的"双保险",还为贿赂行为提供了伦理道德上的支撑。本研究中行贿受贿双方运用互动仪式进行的"道德化"表演主要是企图掩盖人情中的工具性成分,而并非是为了掩饰贿赂的"不合法与不道德性"。贿赂关系中的"道德化"实际上是"仪式资本"的一种应用,它用"工具性礼"的互动仪式表演来促进社会资本的获得。
引用
收藏
页码:189 / 213+246 +246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人情视角下我国腐败行为的文化透视 [J].
柯珠军 ;
岳磊 .
开放时代, 2014, (02) :210-223+10
[2]   贿赂行为中的自我道德化分析——基于若干典型腐败案例 [J].
岳磊 ;
孙秋云 .
社会科学家, 2012, (11) :102-105
[3]   对政府的信任 [J].
罗素哈丁 ;
张旭 .
国外理论动态, 2012, (09) :56-65+82
[4]   公德与私德辨正 [J].
陈乔见 .
社会科学, 2011, (02) :128-133
[6]  
新民说[M]. 商务印书馆 , 梁启超, 2016
[7]  
中国文化要义[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梁漱溟, 2011
[8]  
中国人的关系原理[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翟学伟, 2011
[9]  
仁礼之辨[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梁家荣, 2010
[10]  
乡土中国[M]. 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