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围灌溉及不同灌溉水源对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杨秀芹
钟平安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关键词
蒸发皿蒸发量; 地下水灌溉; 地表水灌溉; 相关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74 [灌溉制度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摘要
基于山东省济宁市6个典型气象站20cm蒸发皿逐月蒸发量、逐年降水量和气象站所在区域的灌溉面积发展资料,研究中国中纬度地区大面积人工灌溉对蒸发皿蒸发量的影响,以揭示人工灌溉发展与蒸发皿蒸发量减少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段的蒸发皿蒸发量变化与灌溉面积发展呈现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且灌溉期相关程度高于全年和非灌溉期相关程度;地下水为主要灌溉水源区域的蒸发皿蒸发量降幅大于地表水为主要灌溉水源区域的蒸发皿蒸发量降幅。大面积、高强度的农田灌溉引起近地表面的气象因子变化是导致所在区域蒸发皿蒸发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藏北高原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特征 [J].
杜军 ;
边多 ;
鲍建华 ;
拉巴 ;
路红亚 .
水科学进展, 2008, 19 (06) :786-791
[2]   “蒸发悖论”在中国的规律分析 [J].
丛振涛 ;
倪广恒 ;
杨大文 ;
雷志栋 .
水科学进展, 2008, (02) :147-152
[3]   灌溉对局地气候的影响 [J].
崔彩霞 ;
魏荣庆 ;
秦榕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6) :292-295
[4]   长江流域20cm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 [J].
王艳君 ;
姜彤 ;
许崇育 .
水科学进展, 2006, (06) :830-833
[5]   蒸发皿蒸发量的物理意义、近40年变化趋势的分析和数值试验研究 [J].
左洪超 ;
鲍艳 ;
张存杰 ;
胡隐樵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3) :680-688
[6]   黄淮海流域蒸发量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J].
郭军 ;
任国玉 .
水科学进展, 2005, (05) :666-672
[7]   近40 a中国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同蒸发皿观测的蒸发量变化的关系 [J].
左洪超 ;
李栋梁 ;
胡隐樵 ;
鲍艳 ;
吕世华 .
科学通报, 2005, (11) :1125-1130
[8]   黄河流域近40年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 [J].
邱新法 ;
刘昌明 ;
曾燕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4) :437-442
[9]   时间序列转折突变点检测的线性函数方法 [J].
曹杰 ;
陶云 ;
田永丽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2, (05) :518-521
[10]   灌溉对农田地温和气温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史宝忠 ;
郑方成 ;
曹国良 ;
郭世鹏 ;
温培虹 .
中国农业气象, 1998, (03) :35-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