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高产富集规律及开采特征研究新进展

被引:25
作者
孔祥文 [1 ]
赵庆波 [1 ]
孙粉锦 [1 ]
李贵中 [1 ]
马财林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煤层气; 富集规律; 开采特征; 沉积环境; 煤层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煤层气高产富集区有五大类型,即:富煤区构造高点、直接盖层稳定的上斜坡、凹中隆的火山岩活动区、封闭好的浅层低煤阶厚煤层区及断裂活动次生割理发育区。煤层气高产富集基本条件是三控论:封盖层控制含气量;应力场控制渗透率;构造体和煤体控制富集带。重点分析了沉积环境对煤层气高产富集的控制作用,从成煤原始母质、封盖能力、储集物性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木本植物为主的母质比草本植物为主的母质对煤层气的生成和保存更为有利。在各种沉积体系中,浅海—障壁海岸和湖泊2种类型,对煤储层的封盖能力较强。灰分含量越低、镜质组含量越高、微裂隙越发育,煤储层的物性越好。此外,还分析了煤层气高产富集的关键参数。阐述了煤层气开采特征,特别进行了定向羽状水平井高产条件分析,重点阐述了煤层水的类型及特点,包括层内水、层间水和外源水。
引用
收藏
页码:738 / 74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煤层气地质选区评价理论与勘探技术.[M].赵庆波; 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2]  
煤地质学.[M].李增学;魏久传;刘莹编著;.地质出版社.2005,
[3]   基于生产数据分析的沁水南部煤层渗透性研究 [J].
张培河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 (03) :503-507
[4]   煤层气藏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 [J].
张亚蒲 ;
何应付 ;
杨正明 ;
刘学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 (03) :518-521
[5]   沁水盆地煤储层微裂隙发育的煤岩学控制机理 [J].
姚艳斌 ;
刘大锰 ;
汤达祯 ;
唐书恒 ;
黄文辉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0, 39 (01) :6-13
[6]   中国煤层气富集高产规律、开采特点及勘探开发适用技术 [J].
赵庆波 ;
陈刚 ;
李贵中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9) :13-19+130
[7]   煤层气井排采速率与产能的关系 [J].
李金海 ;
苏现波 ;
林晓英 ;
郭红玉 .
煤炭学报, 2009, 34 (03) :376-380
[8]   华北地台东部石炭系—二叠系优质煤储层形成分布控制因素 [J].
金振奎 ;
苏妮娜 ;
王春生 .
地质学报, 2008, (10) :1323-1329
[9]   我国煤层气井排采工作制度探讨 [J].
康永尚 ;
邓泽 ;
刘洪林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3) :423-426
[10]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工艺研究 [J].
乔磊 ;
申瑞臣 ;
黄洪春 ;
王开龙 ;
鲜保安 ;
鲍清英 .
石油学报, 2007, (03) :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