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台东部石炭系—二叠系优质煤储层形成分布控制因素

被引:21
作者
金振奎
苏妮娜
王春生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关键词
石炭系; 二叠系; 优质煤储层; 沉积相; 海平面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优质煤储层在此指厚度大、分布广、储集物性好的煤层。沉积相对优质煤储层的形成和分布有重要控制作用。通过浅海和泻湖淤积填平发育起来的潮坪环境和三角洲环境是最有利的优质煤储层形成环境,煤储层厚度大、分布广。沉积环境对煤储层中的灰分含量和镜质组含量有重要影响,而灰分含量和镜质组含量又直接影响煤储层的储集物性。灰分充填了煤储层中的孔隙,其含量越高,储集物性越差;镜质组有利于割理的形成,其含量越高,储集物性越好。由于在灰分含量、煤岩显微组分等方面的差异,潮坪环境沉积的煤储层的储集物性优于三角洲的煤储层,下三角洲平原沉积的煤储层优于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的煤储层。海平面变化对优质煤储层的形成和分布也有重要控制作用。高位体系煤储层富集,单层厚度大,横向分布相当稳定,尤其是高位体系域晚期,是形成优质煤储层最有利的层位。而水进体系域煤储层稀少,单层厚度小,横向分布不稳定,不利于优质煤储层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323 / 13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海侵作用影响下的高分辨煤相序列及其古泥炭沼泽发育模式——以山西北部安太堡上石炭统太原组11号煤层为例 [J].
秦勇 ;
王文峰 ;
李壮福 ;
夏筱红 ;
吴艳艳 .
地质学报, 2008, (02) :234-246
[2]   华北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煤岩储集性能的控制因素 [J].
金振奎 ;
王春生 ;
王濮 ;
张彦龙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5) :534-540
[3]   Sedimentary conditions for good coal reservoir development in the Carboniferous and Permian,Qinshui Basin [J].
JIN Zhenkui & WANG Chunsheng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 .
ChineseScienceBulletin, 2005, (S1) :17-23
[4]   煤层灰分对其储集性能的影响 [J].
金振奎 ;
王春生 .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55-56+210
[5]   山西太原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海平面升降对煤储集层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 [J].
金振奎 ;
张响响 ;
赵宽志 ;
刘荣徽 ;
王春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5) :44-49
[6]   中国低煤阶煤层气勘探探索——以沙尔湖凹陷为例 [J].
王一兵 ;
赵双友 ;
刘红兵 ;
陈彩红 ;
王宪花 ;
王生维 .
天然气工业, 2004, (05) :21-23+29
[7]   中国煤层气地质研究进展与述评 [J].
秦勇 .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3) :339-358
[8]   煤割理压缩实验及渗透率数值模拟 [J].
傅雪海 ;
秦勇 ;
姜波 ;
王文峰 ;
李贵中 .
煤炭学报, 2001, (06) :573-577
[9]   山西河东煤田保德矿区太原组砂体特征及与煤聚集的关系 [J].
王华 ;
陈钟惠 ;
陆永潮 .
地质学报, 2001, (04) :562-569
[10]   滇东—黔西地区晚二叠世煤岩及煤层气储层物性分析 [J].
顾成亮 .
贵州地质, 2001, (03) :163-16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