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轮耕措施对小麦玉米两熟制农田土壤碳库特性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孔凡磊
张海林
孙国峰
黄光辉
陈阜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开放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免耕;
轮耕;
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0.02.046
中图分类号:
S34 [耕作学与有机农业];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针对华北麦玉两熟区长期免耕土壤存在的问题,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连续5年免耕土壤有机碳、活性碳及土壤碳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30cm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均表现为翻耕>旋耕>免耕。翻耕、旋耕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和活性碳的分布,即0-5cm表现为免耕>旋耕>翻耕,5-10cm旋耕>翻耕>免耕,10-20cm翻耕>旋耕>免耕;与连续免耕相比,翻耕0-5cm,10-20cm变化显著,旋耕5-10cm变化显著。长期免耕后,土壤耕作对碳库各项指数影响比较大,表现出层次差异性,翻耕显著降低表层0-5cm土壤各项指数,增加10-20cm各项指数,旋耕显著增加了10-20cm的活度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总之,轮耕能够提高长期免耕土壤的有机碳、活性碳和碳库管理指数,对提高长期免耕土壤质量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4+183
+183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