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因型绿豆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研究

被引:31
作者
高小丽 [1 ]
孙健敏 [2 ]
高金锋 [1 ]
冯佰利 [1 ]
柴岩 [1 ]
贾志宽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
绿豆; 叶片衰老; 活性氧代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22 [绿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绿豆主茎节位各功能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特性,探讨绿豆叶片衰老机理,揭示绿豆产量形成的内部生理机制,为绿豆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夏播区高产绿豆品种(系)冀绿2号、安9910和低产品种(系)泰来绿豆、赤峰绿豆为试验材料,测定开花—成熟期各功能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酶促防御系统的保护酶SOD、CAT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积累量等生理指标。【结果】绿豆开花后,随着衰老进程的推移,各功能叶片自下向上依次衰老,其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和CAT活性均呈下降趋势,MDA积累量持续上升。不同基因型间表现出明显差异,与低产品种(系)相比,高产品种(系)的叶片衰老缓慢,生育后期仍能维持相对较高的SOD、CAT活性。【结论】绿豆叶片衰老和活性氧代谢存在着基因型差异。SOD、CAT可能参与了绿豆叶片衰老进程的调控,并通过协同作用来保护叶片减轻活性氧伤害,使其功能期延长,产量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873 / 28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1]  
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M]. 科学出版社 , 陈毓荃主编, 2002
[12]  
酶的测定方法[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德)施特尔马赫(Stellmach,Bruno)著, 1992
[13]   绿豆子叶脂氧合酶生理功能初探 [J].
陈浩 ;
曹仪植 .
兰州大学学报, 1998, (02) :82-87
[14]   大豆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作用与有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J].
许守民 ;
石连旋 ;
胡波 ;
朱长甫 ;
邓聪慧 ;
高立琴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4) :75-78
[15]   钙对延缓杂交水稻叶片衰老的作用机理 [J].
段咏新 ;
宋松泉 ;
傅家瑞 .
杂交水稻, 1997, (06) :26-28
[16]   杂交水稻开花结实期间叶片衰老 [J].
段俊 ;
梁承邺 ;
黄毓文 .
植物生理学报, 1997, (02) :139-144
[17]   表油菜素内酯对绿豆幼叶衰老的促进作用 [J].
何宇炯,徐如涓,赵毓橘 .
植物生理学报, 1996, (01) :58-62
[18]   绿豆子叶衰老过程中线粒体膜对几种氨基酸的透性 [J].
杨素铀,王秀春,辛化伟,曹仪植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1) :24-29
[19]   大豆叶片旱促衰老及其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J].
许长成 ;
邹琦 .
作物学报, 1993, (04) :359-364
[20]   萌发绿豆子叶衰老期间蛋白质代谢的变化 [J].
文江祁 ;
谭保才 ;
梁厚果 .
植物生理学报, 1992, (03) :273-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