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多重分析

被引:52
作者
李秀
徐坤
巩彪
曹逼力
王忠宾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黄淮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姜;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主成分分析; 回归分析; 产量决定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32.5 [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生姜植株农艺性状变异特征,确定构成生姜产量的主要因子,为生姜种质评价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生姜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合生姜生长发育特点,运用统筹分析,明确生姜产量形成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生姜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达11.4%—51.3%,且植株茎粗(0.7934)、茎鲜重(0.7302)、株高(0.6024)、叶鲜重(0.5847)和根鲜重(0.5039)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根茎干物质含量(-0.6155)、分枝数(-0.3680)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茎粗、根鲜重、茎鲜重、根茎干物质含量是高产型品种形态决定因子,而分枝数、叶片数、姜球数则为低产型品种形态决定因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入选的4个因子对生姜产量模型的决定系数达0.8194。【结论】生姜单株产量的主要决定因子依次为根茎干物质含量(-0.3984)、叶鲜重(0.2866)、茎粗(0.2711)及茎鲜重(0.2624),高产型生姜品种的主要特征为茎秆粗壮、分枝较少、叶片较厚、同化系统发达、根茎干物质含量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2431 / 24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轮耕对宁南旱区冬小麦花后旗叶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J].
侯贤清 ;
贾志宽 ;
韩清芳 ;
王维 ;
丁瑞霞 ;
聂俊峰 ;
李永平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15) :3108-3117
[2]   加工番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J].
庞胜群 ;
郑群 ;
辛建华 ;
吉雪花 ;
李新 ;
刘颖 .
长江蔬菜, 2010, (22) :26-28
[3]   北方甘薯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J].
汪宝卿 ;
王庆美 ;
张海燕 ;
解备涛 ;
张立明 .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7 (04) :296-299
[4]   多叶型和三叶型紫花苜蓿产量与相关性状的回归分析 [J].
王雯玥 ;
韩清芳 ;
宗毓铮 ;
贾志宽 ;
聂俊峰 ;
闵安成 ;
马晓丽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14) :3044-3050
[5]   高密度种植专用油菜重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 [J].
宋稀 ;
刘凤兰 ;
郑普英 ;
张学昆 ;
陆光远 ;
付桂萍 ;
程勇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09) :1800-1806
[6]   大豆产量有关性状QTL的检测 [J].
黄中文 ;
赵团结 ;
喻德跃 ;
陈受宜 ;
盖钧镒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12) :4155-4165
[7]   不同穗型常规籼稻品种源库性状的差异 [J].
董桂春 ;
居静 ;
李进前 ;
于小风 ;
田昊 ;
张彪 ;
周娟 ;
王余龙 .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12) :4187-4196
[8]   百脉根单株产量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J].
崔亚飞 ;
曹致中 ;
马乐元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9, 44 (04) :103-106+160
[9]   热带水稻光合特性及氮素光合效率的差异研究 [J].
曾建敏 ;
彭少兵 ;
崔克辉 ;
黄见良 .
作物学报, 2006, (12) :1817-1822
[10]   盛铃期补施钾肥对不同群体棉花光合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J].
李伶俐 ;
马宗斌 ;
张东林 ;
杜远仿 ;
房卫平 ;
谢德意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5) :662-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