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中学非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与亲子沟通的关系

被引:7
作者
侯永梅
吴建玲
机构
[1] 广东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学生; 心理健康; 亲子沟通; 问卷; 因素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44 [学生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 ; 040202 ;
摘要
目的:测量并评价重点中学非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中亲子沟通情况。方法:于2005-04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抽取湛江市第二中学非毕业班学生463名(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为观察对象。记录其一般个人资料,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测评,该问卷10个因子60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制,得分越高者心理问题越严重。评定标准:因子平均分在2分以上有其症状,全套问卷总均分在2分以上,表示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有不良倾向;某个因子平均分在3分以上并有其明显症状,全套问卷总均分在3分以上,表示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的不良倾向。采用自编的亲子沟通问卷调查亲子沟通情况。问卷包括17项内容。有关采用无记名方式,问卷完成后现场收回。对与心理健康状况可能有关的亲子沟通因素进行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放问卷463份,收回合格问卷453份。有效率97.8%。①本次施测的重点中学学生有整体心理健康不良倾向的发生率为35.1%,8.6%的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有明显的不良倾向;各种心理症状的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习压力感问题检出率20.8%,情绪不平衡17.4%,适应不良13.0%,焦虑13.0%,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12.8%,强迫11.5%,抑郁8.8%,心理不平衡8.2%,敌对6.8%;偏执6.0%。②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5个主要亲子沟通因素分别是:“与母亲之间发生不愉快争吵的频率”、“对父亲生活的理解程度”、“对母亲生活的理解程度”、“与父亲聊天的话题”以及“与父亲一起聊天的频率”。③重点中学男女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女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和抑郁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学生(P<0.05或P<0.01);其他7个因子上男女学生的得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重点中学非毕业班学生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为35.1%。亲子沟通对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不容忽视,亲子沟通良好的中学生,其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总均分相对较低,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亲子沟通。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王锋 ;
王莉 ;
李瑞芹 .
山东精神医学, 2005, (03) :137-139
[2]   影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因素 [J].
王东宇 .
中国学校卫生, 2005, (09) :773-774
[3]   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兼及普通学校和工读学校的比较 [J].
王争艳 ;
雷雳 ;
刘红云 .
心理科学, 2004, (05) :1056-1059
[4]   亲子沟通类型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J].
方晓义 ;
林丹华 ;
孙莉 ;
房超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01) :18-22
[5]   哈尔滨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J].
王丽敏 ;
侯树山 ;
夏薇 ;
袁丽丽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 (03) :79-80
[6]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及其与家庭环境系统和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 [J].
雷雳 ;
王争艳 ;
刘红云 ;
张雷 ;
不详 .
应用心理学 , 2002, (01) :14-20
[7]   学习不良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及其自我概念 [J].
雷雳 ;
张钦 ;
侯志瑾 .
心理科学, 2001, (02) :242-222
[8]   726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周东明 ;
谭红专 ;
李硕颀 .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0, (02) :144-146
[9]   高中生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的研究 [J].
楼玮群 ;
齐铱 .
心理科学, 2000, (02) :156-159+155
[10]   父母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自尊发展影响的研究 [J].
魏运华 .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03)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