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地震动力响应及抗震研究

被引:70
作者
黄胜 [1 ]
陈卫忠 [1 ]
杨建平 [1 ]
郭小红 [2 ]
乔春江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动力响应; 改进的Newmark隐式积分法; 无限元动力人工边界; 抗震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3 [地下建筑结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改进的Newmark隐式积分法,采用无限元动力人工边界,研究西藏扎墨公路高烈度地震区嘎隆拉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分析隧道抗震层的减震机制,数值模拟橡胶和泡沫混凝土两类材料抗震层的减震效果。计算结果表明:抗震层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隧道的动力响应,但由于它本身的隔震缓冲作用,能够对衬砌起到较好的隔震效果;两类抗震材料隔震效果相差不大,但考虑到耐久性和经济性,推荐采用泡沫混凝土作隔震材料。研究成果对高烈度地震区地下工程稳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83 / 4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地下结构抗震.[M].郑永来[等]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2]  
结构有限元分析.[M].吴鸿庆;任侠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3]   地下结构抗震减震措施与研究方法探讨 [J].
孙铁成 ;
高波 ;
叶朝良 .
现代隧道技术, 2007, (03) :1-5+10
[4]   含泡沫吸能层防护结构爆炸能量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J].
王代华 ;
刘殿书 ;
杜玉兰 ;
柳慧鹏 .
爆炸与冲击, 2006, (06) :562-567
[5]   多层介质对应力波传播特性影响分析 [J].
董永香 ;
黄晨光 ;
段祝平 .
高压物理学报, 2005, (01) :59-65
[6]   隧道的两种减震措施研究 [J].
高峰 ;
石玉成 ;
严松宏 ;
关宝树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02) :222-229
[7]   隧道三维地震反应分析若干问题的研究 [J].
高峰 ;
李德武 .
岩土工程学报, 1998, (04) :51-56
[8]   围岩-隧道衬砌结构体系的减震研究 [J].
王志杰 ;
高波 ;
关宝树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1996, (06) :16-20
[9]   暂态波透射边界 [J].
廖振鹏 ;
黄孔亮 ;
杨柏坡 ;
袁一凡 .
中国科学(A辑 数学 物理学 天文学 技术科学), 1984, (06) :556-564
[10]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S]...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