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兰坪—思茅盆地中轴构造带的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35
作者
管烨 [1 ]
王安建 [2 ]
李朋武 [1 ]
曹殿华 [3 ]
刘俊来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4]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中轴构造带; 地球物理; 反射地震; DS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笔者利用云南西部已有的DSS地震测深、石油反射地震资料的再解释,并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以及矿产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滇西兰坪—思茅盆地内的中轴构造带的构造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兰坪—思茅盆地内的中轴构造带是一条近南北走向的集断裂带、伸展构造、深部隆起为一身的大型构造带。地震测深的速度结构及反射地震剖面表明,中轴构造带在思茅盆地南部存在有深部地幔的上隆现象,该构造带内的断裂系统倾向在盆地南北有差异。研究发现该构造带与矿床、侵入碱性岩体及区域地化异常分布有密切的关系。结合地质构造分析研究,表明该构造带是一多期活动的重要构造带,具有伸展走滑的性质;中轴构造带在形成、演化过程中被近东西向的多条直线型断裂所错断,从构造形态上看与大洋中脊有相似的展布特征。该构造带对盆地的构造演化以及矿产形成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32 / 84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三江地区地壳结构及动力学意义:云南遮放-宾川地震反射/折射剖面的启示 [J].
张中杰 ;
白志明 ;
王椿镛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滕吉文 ;
吕庆田 ;
李继亮 ;
刘一峰 ;
刘振宽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4) :314-319
[2]   云南三江造山带近东西向构造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J].
管烨 ;
王安建 ;
曹殿华 ;
秦德厚 .
地质学报, 2004, (04) :494-499+580
[3]  
川滇地区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细结构[J]. 黄金莉,宋晓东,汪素云.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4]   云南地区上部地壳结构和地震构造环境的层析成像研究 [J].
白志明 ;
王椿镛 .
地震学报, 2003, (02) :117-127
[5]   滇西兰坪盆地构造体制和成矿背景分析 [J].
薛春纪 ;
陈毓川 ;
杨建民 ;
王登红 ;
杨伟光 ;
杨清标 .
矿床地质, 2002, (01) :36-44
[6]   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J].
王椿镛 ;
W.D.Mooney ;
王溪莉 ;
吴建平 ;
楼海 ;
王飞 .
地震学报, 2002, (01) :1-16
[7]   西南“三江”地区新生代构造及其成矿作用 [J].
李文昌 ;
莫宣学 .
云南地质, 2001, (04) :333-346
[8]   维西-景洪裂陷带初步研究 [J].
王宝禄 ;
李文昌 .
云南地质, 2001, (01) :39-45
[9]   滇西地区线性断裂构造格局与金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J].
陈广浩 ;
张湘炳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0, (S1) :58-62
[10]   兰坪-思茅盆地“中轴断裂”及其对金矿区域成矿的控制 [J].
张泰身 ;
和浪涛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0, (S1) :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