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本原理的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分析

被引:13
作者
王晓光
机构
[1] 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人本原理; 高等学校; 创新人才培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从人本原理角度,对教学结构、教学考核系统、行为主义影响、教育观念、办学方式和课程设置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等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确立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探索研究性学习之路、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实行开放式教育、课程设置综合化、加强人文精神教育。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 [J].
钟军 ;
刘志峰 ;
刘峰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09) :139-140
[2]   应用型人才的层次及其实践环节的培养 [J].
刘健 ;
王春 ;
李奎山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08) :126-128
[3]   大学人文教育与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J].
孙海涛 ;
佟延春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07) :58-60
[4]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障碍因素及对策 [J].
夏宏奎 .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02) :84-85
[5]   研究性学习之于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体现 [J].
陈伟鸿 ;
沈宇青 .
教育发展研究, 2004, (04) :24-25
[6]   城市外来人口网络管理系统的研究 [J].
马立明 ;
任杰 ;
李昕炜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17) :164-165
[7]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教改革——兼论创造性思维的耗散结构模型 [J].
陈士俊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 (05) :65-69+88
[8]   加大高教改革力度,努力培养创新人才 [J].
陈晓文 ;
张互助 .
高等农业教育, 2001, (06) :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