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对话教学的知识基础

被引:23
作者
张华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
对话教学论; 知识的探究性; 知识的社会性; 知识的个人性; 间接经验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讲授教学论"的认识论基础是"符合真理论"与"间接经验论"。揭示、反思其社会历史与认识上的根源,超越"符合真理论",走向"对话真理论";超越"间接经验论",实现个体认识与群体认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儿童认识与成人认识两两间的融合,是重建我国课堂教学的理论前提。对话教学的认识论基础是知识的探究性、社会性与个人性。三者的融合即为"尊重个性差异的合作性探究"。这正是对话教学所追求的境界——知识、教学与民主彼此重合且化为一体。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试论教学中的知识问题 [J].
张华 .
全球教育展望, 2008, 37 (11) :7-14
[2]   “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 [J].
王策三 .
课程教材.教法., 2008, (07) :3-21
[3]   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 [J].
张华 .
全球教育展望, 2008, (06) :7-16
[4]   凯洛夫《教育学》:斯大林意识形态的教育代表作 [J].
杨大伟 .
全球教育展望, 2007, (08) :13-19
[5]   论探究精神是一种教育人文精神 [J].
张华 .
全球教育展望, 2006, 35 (06) :8-12+7
[6]   试论教学认识的本质 [J].
张华 .
全球教育展望, 2005, 34 (06) :6-18
[7]   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 [J].
王策三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 (03) :5-23
[8]  
社会、经济和哲学.[M].(英) 波兰尼; 著.商务印书馆.2006,
[9]  
启蒙辩证法.[M].(德)马克斯·霍克海默;(德)西奥多·阿道尔诺著;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0]  
教学论稿.[M].王策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