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江流域新育成籼稻品种分析及育种应用

被引:7
作者
程本义
杨仕华
励立庆
沈伟峰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
[2] 浙江工业大学
[3] 中国水稻研究所 杭州
[4] 杭州
关键词
籼稻; 长江流域; 品种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根据对 2 0 0 2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资料的分析发现 ,中国长江流域早籼、中籼、晚籼、优质、普通品种的平均相对产量 (以对照品种绝对产量为 10 0 )分别是 99 9、 10 3 7、10 1 5、 10 2 2和 10 2 3,绝大部分参试品种的抗病性表现不够理想、处于中抗 -中感或更弱的水平 ,早籼、中籼和晚籼的优质品种比率分别是 0 0 %、 2 8 0 %、 17 9%。适当增加植株高度对产量有重要的间接促进作用 ,在保持适当有效穗数的前提下 ,每穗实粒数的增加对产量提高具有最重要的作用。影响早籼、中籼、晚籼品种优质的主要品质性状分别是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和垩白度、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及垩白度 ,影响高产 (增产、平产 )品种优质的主要品质性状是垩白米率和垩白度。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育种水平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建国以来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 Ⅰ.产量及产量组分性状的改良 [J].
张德贵 ;
孔繁玲 ;
张群远 ;
刘文欣 ;
杨付新 ;
许乃银 ;
廖琴 ;
邹奎 .
作物学报, 2003, (02) :208-215
[2]   水稻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 [J].
陈温福 ;
徐正进 ;
张龙步 ;
张文忠 ;
杨守仁 .
中国工程科学, 2002, (01) :31-35
[3]   杂交水稻育种材料和方法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J].
程式华 .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03) :38-42
[4]   “七五”南方稻区水稻区域试验品种分析及育种展望 [J].
杨仕华,熊振民,陈志谦,蔡国海,谢芙贤,张国华 .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S1) :49-55
[5]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 科学出版社 , 唐启义,冯明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