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清水沟湿地三次生态补水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

被引:13
作者
刘波 [1 ]
彭相楷 [1 ]
束龙仓 [1 ]
彭勃 [2 ]
王瑞玲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
[2] 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湿地生态补水; 地下水动态; 数值模拟; 清水沟湿地; 黄河三角洲;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5.04.002
中图分类号
P641 [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下水是影响湿地中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针对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状况,从2010年开始,黄河水利委员会有计划地对湿地生态恢复区进行生态补水。为了研究生态补水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地下水的影响,利用实测资料,基于Visual MODFLOW建立黄河三角洲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着重分析2010年、2011年和2013年补水期间清水沟湿地生态恢复区地下水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清水沟湿地生态恢复区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包括降水入渗、河流入渗和湿地地表水体入渗(简称湿地入渗),其中,降水入渗为最主要的补给项,并受年内气象条件影响;在补水总量不变,补水面积扩大的情况下,湿地入渗量增加,2010年、2011年和2013年的湿地入渗量分别为2.80×104m3/d、6.12×104m3/d和9.06×104m3/d;地下水储存量增加明显,三年的增加量分别为1.54×104m3/d、8.18×104m3/d和14.5×104m3/d;生态补水期间,湿地入渗速率不断增加,补水结束后,入渗速率减缓;湿地入渗补给使生态恢复区地下水水位抬升,最终达到稳定,三年湿地生态恢复区的地下水水位分别约抬升0.6 m、0.52 m和0.41 m,补水范围增大,湿地水位降低,补水对湿地内地下水的抬升幅度略有减小;三年的生态补水对湿地周边地下水水位的侧向影响范围分别为约1 000 m、900 m和800 m,补水范围越大,湿地周边地下水的侧向影响范围越小而影响面积越大。相关结论能够为黄河三角洲湿地调水及补水方案优化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93 / 3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地下水水文学.[M].束龙仓; 陶月赞; 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  
地下水动力学.[M].薛禹群等编;.地质出版社.1997,
[3]   ORYZA2000模型模拟安徽地区不同播期水稻的适应性分析 [J].
浩宇 ;
景元书 ;
马晓群 ;
耿利宁 ;
杨沈斌 .
中国农业气象, 2013, 34 (04) :425-433
[4]   基于景观格局的现代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 [J].
于君宝 ;
王永丽 ;
董洪芳 ;
王雪宏 ;
栗云召 ;
周迪 ;
高永军 .
湿地科学, 2013, 11 (01) :1-6
[5]   黄河三角洲刁口河生态调水效果评估研究 [J].
王新功 ;
王瑞玲 ;
刘波 ;
王丁 ;
黄文海 ;
单凯 .
水利水电技术, 2011, 42 (11) :17-21
[6]   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J].
孙志高 ;
牟晓杰 ;
陈小兵 ;
王玲玲 ;
宋红丽 ;
姜欢欢 .
湿地科学, 2011, 9 (02) :107-115
[7]   黄河三角洲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研究 [J].
荣丽杉 ;
刘高焕 ;
束龙仓 ;
宋创业 ;
黄翀 .
水电能源科学, 2010, 28 (06) :92-95+142
[8]   调水调沙对河口地区地下水动态的影响 [J].
范晓梅 ;
刘高焕 ;
束龙仓 ;
王新功 ;
许明一 .
人民黄河, 2009, 31 (09) :34-35+128
[9]   现代黄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对降水的响应 [J].
袁瑞强 ;
刘贯群 ;
宋献方 .
资源科学, 2009, 31 (09) :1514-1521
[10]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分析 [J].
张效龙 ;
孙永福 ;
刘敦武 .
海洋地质动态, 2005, (06) :26-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