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种质资源ISSR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及评价

被引:17
作者
文苗苗 [1 ]
李桂双 [1 ]
张龙进 [1 ]
郑鹏 [1 ,2 ]
白成科 [1 ,2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黄芩; 种质资源; I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个野生或栽培居群共147份黄芩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51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8条扩增条带清晰、重复性好和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出485条清晰的条带,其中466条具有多态性,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6.08%,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244 4和0.388 9,等位基因数(Na)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993 8和1.383 9,遗传分化指数Gst=0.122 3,遗传一致度(I)和遗传距离(D)分别为0.951 5和0.050 1,说明收集的黄芩种质资源在总体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居群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和基因交流,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分子聚类结果表明,同一地区的种质并没有按照收集来源完全聚类,可能与种质不同起源或民间栽培引种有关。在DNA分子水平揭示黄芩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将为进一步黄芩种质资源评价、保存和新品种选育等利用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Progress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on Chinese Herbal Compounds for Inducing Tumor Cell Apoptosis.[J].靳福鹏;张梅;.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10, 06
  • [2] 黄连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张春平
    何平
    胡世俊
    王瑞波
    张益锋
    刘长坤
    高姗
    [J]. 中草药, 2009, 40 (10) : 1630 - 1634
  • [3] 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44份红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英文)
    霍光
    李德芳
    陈安国
    李建军
    唐惠娟
    [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 10 (03) : 63 - 67
  • [4] 小苍兰种质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吴晨炜
    周凌瑜
    王秀丽
    宋会书
    唐东芹
    刘群录
    [J]. 植物研究, 2009, 29 (03) : 357 - 361
  • [5] 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其研究进展
    刘萍
    马宏玮
    王掌军
    [J]. 农业科学研究, 2008, (03) : 66 - 70
  • [6] 黄芩群体不同形态变异类型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杨全
    罗烈伟
    罗贵超
    王文全
    张卉
    [J].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8, (02) : 103 - 105
  • [7] 落叶松种间及无性系间ISSR鉴别技术的研究
    张磊
    张含国
    李雪峰
    姜静
    魏志刚
    [J]. 植物研究, 2008, (02) : 216 - 221
  • [8] 我国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葛淑俊
    孟义江
    李广敏
    马峙英
    [J]. 中草药, 2006, (10) : 1584 - 1589
  • [9] 不同种源黄芩的RAPD分析
    邵爱娟
    李欣
    黄璐琦
    林淑芳
    陈君
    [J].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06) : 452 - 455
  • [10] 黄芩种质资源的研究概况
    李欣
    黄璐琦
    邵爱娟
    林淑芳
    郑鑫
    [J]. 世界科学技术, 2003, (06) : 54 - 5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