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平衡与逻辑平衡——劳动关系平衡理论探讨及其启示

被引:4
作者
孟泉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利益平衡; 权利平衡; 权力; 参考系; 主体逻辑平衡;
D O I
10.16471/j.cnki.11-2822/c.2013.19.009
中图分类号
F246 [劳动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美国劳动关系平衡理论不仅继承了美国多元主义理论的传统,又提出了依靠"权利平衡"实现"利益平衡"的理论逻辑。然而,大量劳动关系的实践证明,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与不同主体所持参考系(frameofreference)的不同对该理论解释力提出了理论挑战。基于对该理论贡献及缺陷的分析,本文以中国劳资冲突为例,认为需要融合"主体逻辑平衡"概念从而增强平衡理论在中国情境下的解释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 [J].
常凯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6) :91-108+206
[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与劳动关系管理体系建设 [J].
闻效仪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3, (11) :81-86
[3]   新生代农民工的集体抗争模式——从生产政治到生活政治 [J].
汪建华 ;
孟泉 .
开放时代, 2013, (01) :165-177
[4]   劳工三权实现的政治空间:地方政府与工人抗争的互动 [J].
孟泉 ;
路军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2, (03) :89-93
[5]   追求管理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平衡:Budd模型的启示与借鉴 [J].
于米 ;
陈星汶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2, (03) :23-30
[6]  
雇佣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J]. 约翰.巴德,迪瓦希什.海沃,孟泉.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1(09)
[7]   西方劳动关系研究的衰落与复兴探析 [J].
何发平 .
山东社会科学, 2008, (04) :67-69
[8]  
清华社会学评论[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沈原, 2012
[9]  
Unfinished business - thereform of strike legislation in Britain[J] . John McIlroy. Employee Relations . 1999 (6)
[10]  
The Global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Relations:Events,Ideas and the IIRA .2 Kaufman,E.Bruce. ILO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