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盐平衡理论为指导防治景泰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

被引:12
作者
李小刚
樊胜祖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环境系!兰州
[2] 景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景泰灌区; 土壤次生盐渍化; 防治策略;
D O I
10.13432/j.cnki.jgsau.1999.01.002
中图分类号
S156.4 [盐碱土改良];
学科分类号
0910 ;
摘要
对甘肃景泰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次生盐渍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诸多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所造成的水盐不平衡问题,要防止和治理土壤次生盐渍化,就必须建立一种新的水盐平衡。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盐渍化防治及盐渍土改良利用方面的发展趋势,笔者提出应该以水盐平衡理论为指导,以节水灌溉为前提,以地面覆盖和土壤培肥为基础,以井排系统与引黄灌水系统并网,井渠混灌,降低地下水位为突破口,通过对水分和肥力的调控和管理达到对盐分的调控和管理,使盐分在土体或灌区实现动态平衡,从而达到土壤盐渍化的预防和治理。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灌溉水质对土壤水力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影响 [J].
肖振华 ;
万洪富 .
土壤学报, 1998, (03) :359-366
[2]   矿化灌溉水—土壤—作物系统中盐分迁移和循环的分室模型 [J].
李加宏 ;
俞仁培 .
土壤通报, 1997, (05) :6-10
[3]   灌溉水质对土壤化学特征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J].
肖振华 ;
万洪富 ;
郑莲芬 .
土壤学报, 1997, (03) :272-285
[4]   表层盐化土壤区咸水灌溉试验研究 [J].
张永波 ;
王秀兰 .
土壤学报, 1997, (01) :53-59
[5]   土壤盐渍化研究展望 [J].
杨劲松 .
土壤, 1995, (01) :23-27
[6]   马颊河流域影响土壤盐渍化的几个因素的研究 [J].
刘思义 ;
魏由庆 .
土壤学报, 1988, (02) :110-118
[7]   碱性水和咸水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及其改造与利用的研究 [J].
毛建华 .
土壤通报, 1984, (01) :20-24
[8]   灌区土壤盐碱化的原因和防治 [J].
熊毅 .
科学通报, 1960, (03) :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