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服务商不作为刑事责任的边界

被引:15
作者
葛立刚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九)》; 网络服务商; 不作为;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除了法律、行政法规的明确规定,先行行为可以成为网络服务商作为义务的来源。技术中立不能成为免责事由,刑事违法性判断的关键在于,网络服务商是否实施了可期待的作为,以及客观上该作为是否具有规避法益侵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刑法修正案(九)》增设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罪,存在法定刑设置不合理、前置法缺位制约罪名适用等问题,立法效果仍待实践检验。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德国刑法学.[M].希尔根多夫.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  
刑法理论的核心问题.[M].威尔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  
网络刑法的逻辑与经验.[M].于志刚;郭旨龙.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
[4]  
刑法总论重要问题.[M].松原芳博.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
[5]   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J].
张明楷 .
政治与法律, 2016, (02) :2-16
[6]   刑事立法应力戒情绪——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 [J].
刘宪权 .
法学评论, 2016, 34 (01) :86-97
[8]   网络服务商的刑事责任范围 [J].
周光权 .
中国法律评论, 2015, (02) :175-178
[9]   论网络中介服务商承担审查义务的合理性 [J].
于波 .
兰州学刊, 2014, (01) :169-175
[10]   网络侵权案中搜索引擎服务商注意义务之边界 [J].
韩芳 .
人民司法, 2013, (06) :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