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非农化制度的变迁逻辑:从征地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被引:42
作者
盖凯程
于平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征地;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剩余控制权; 模式变迁;
D O I
10.13246/j.cnki.iae.2017.03.002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城乡土地市场二元分割和非对称的土地权利架构塑造了非均衡的土地利益分配机制,模糊产权制度环境使地方政府成为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的实际最终剩余控制者和索取者。各利益主体围绕争夺土地增值收益和外部利润的博弈推动着农地非农化模式的变迁,从征地出让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地非农化模式变迁中内嵌着一个土地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向农民(集体)转移的核心逻辑。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1]  
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关系及分配政策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王文, 2012
[12]  
地权的逻辑[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贺雪峰, 2010
[13]  
刘诗白经济文选[M].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刘诗白, 2009
[14]  
产权的经济分析[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Y.巴泽尔(YofamBarzel)著, 1997
[15]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2 姜大明. 中国国土资源报 . 2013
[16]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影响效应及障碍因素分析 [J].
吕萍 ;
支晓娟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2) :12-18+110
[17]   我国城乡非农建设用地市场:垄断、分割与整合 [J].
钱忠好 ;
马凯 .
管理世界, 2007, (06) :38-44
[18]   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 [J].
周其仁 .
经济学(季刊), 2004, (04) :193-210
[19]   不同农村土地非农化模式的利益分配机制比较研究 [J].
罗丹 ;
严瑞珍 ;
陈洁 .
管理世界, 2004, (09) :87-96+116
[20]   土地资本化与农村工业化——广东省佛山市南海经济发展调查 [J].
蒋省三 ;
刘守英 .
管理世界, 2003, (11) :8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