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维权的作用机制:基于公共能量场视角的案例分析

被引:13
作者
徐增阳 [1 ,2 ]
崔学昭 [3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湖北地方政府治理与地方发展研究中心
[3]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地方政府治理与地方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微博; 维权; 公共能量场; 舆论监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微博维权事件一般会经历"萌芽期——升温期——高潮期——解决期"四个演进阶段。微博创造了公共话语空间,为政府、媒体、机构和公民提供了对话交流的平台,打破了传统公共行政强权者的话语体系,构筑起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维权能量场,在真诚、自主、高效的对话中促进维权事件进入公众议程,进而引起权威部门的关注并得到解决。微博维权具有表达方式便捷、心理威慑作用强、成本低、效益高等优势,对民主的发展和公众监督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网民媒介素养较低、网络谣言的传播等问题对微博维权甚至社会管理的健康发展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公共能量场视阈下微博问政路径分析附视频 [J].
陈套 ;
尤超良 .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5) :21-24
[2]   微博公共能量场的构建探析 [J].
史梁 ;
汤书昆 ;
赵丽 .
江淮论坛, 2014, (02) :139-142+162
[3]   筑坝与通渠:中国互联网内容管理二十年(1994-2013) [J].
周俊 ;
毛湛文 ;
任惟 .
新闻界, 2014, (05) :50-55
[4]   2012年微博维权发展状况与问题简述 [J].
秦静 .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 29 (20) :50-51
[5]   通过微博维权预防群体性事件之研究 [J].
梅传强 ;
贺洪波 .
法商研究, 2013, 30 (02) :17-23
[6]   微博传播与微博救助 [J].
陈虹 ;
梁俊民 .
新闻记者, 2012, (02) :53-58
[7]   政府规制网络舆论的缘由、策略及限度研究 [J].
杨志军 ;
冯朝睿 ;
谢金林 .
学习与实践, 2011, (08) :98-109
[9]   是“公共能量束”而非“公共能量场”在解决着我国“焦点事件”——《后现代公共行政》评述兼议我国“拐点行政”走向 [J].
尚虎平 .
社会科学, 2008, (08) :32-43+188
[10]   “能量场理论”与公共行政民主治理的变革 [J].
刘萍 ;
李红星 .
学术交流, 2007, (11) :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