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壤缓坡地壤中流特征研究

被引:12
作者
尹忠东 [1 ]
左长清 [2 ]
高国雄 [3 ]
彭婉君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壤中流; 红壤缓坡地; 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5 [森林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地表植被覆盖、死地被物敷盖、裸地三种类型的坡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径流小区试验方法,研究江西红壤表层(距地表30 cm)、底层(距地表60 cm)壤中流及地下径流(距地表105cm)特征,结果表明:1.壤中流量占降雨量0.92%3.23%;2.基流占总径流量的50%以上,地表植被覆盖良好或死地被物厚度较大时,基流占总径流量的90%以上,壤中流量排序为覆盖>敷盖>裸地;3.地表植被覆盖、死地被物敷盖小区壤中流量分别是裸地壤中流量的2.45倍和3.52倍,两种措施都延长径流历时,减小洪峰流量;4.覆盖小区底层壤中流量小于表层壤中流量,而其他两个小区底层壤中流量大于表层壤中流量;5.壤中流季节分布以春夏较大,冬秋较小,但敷盖地块表层、裸地底层例外。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49+57 +5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秦岭天然油松、锐齿栎林根系-土壤互动效应研究 [J].
刘建军 ;
雷瑞德 ;
吴钦孝 ;
王得祥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2, (01) :1-4+18
[2]   白盆珠水库库区坡面径流侵蚀规律初步研究 [J].
邓南荣 ;
吴志峰 ;
刘平 ;
李定强 ;
郭治兴 .
土壤与环境, 2001, (03) :185-187
[3]   滇中高原山地人工群落径流规律的研究 [J].
方向京 ;
孟广涛 ;
郎南军 ;
李贵祥 ;
袁春明 ;
温绍龙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1) :66-68+84
[4]   森林坡地二维分布型水文数学模型的研究 [J].
黄平 ;
赵吉国 .
水文, 2000, (04) :1-4
[5]   黄土残塬区人工降雨条件下坡耕地水蚀研究——Ⅲ.坡耕地小麦休闲期秸秆覆盖的防蚀效应 [J].
王治国 ;
肖娟 ;
魏忠义 ;
胡振华 ;
赵改玲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9, (02) :14-18
[6]   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坡面径流规律研究 [J].
贺康宁 ;
张建军 ;
朱金兆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7, (04) :3-8
[7]   花岗岩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坡地产流和入渗特征 [J].
阮伏水,周伏建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6, (03)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