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体系的设想

被引:15
作者
邓伟 [1 ,2 ]
张勇 [1 ]
李春燕 [1 ]
周渝 [1 ]
安冬 [3 ]
机构
[1]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2] 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3] 重庆市璧山区环境监测站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保护红线; 监管体系;
D O I
10.14068/j.ceia.2018.06.009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破解长江经济带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尖锐矛盾的重要手段。完善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体系,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图上红线"到"地块红线"转变的重要保障。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严守过程中面临落地难度大、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制度配套不完善、监管体制不健全、监管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提出以加快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立法体系为突破口,以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准入制度、监督巡查制度、评价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及赔偿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系列制度为重点,着力提升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红线执法监管能力,加大宣传教育和鼓励公众参与,分区域、分步骤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等对策和建议,以推进长江经济带"大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生态保护红线法律保障机制的完善.[D].盛媛.华侨大学.2017, 11
[2]   长江流域生态红线及保护对象辨识 [J].
陈进 .
长江技术经济, 2018, 2 (01) :30-36
[3]   把握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八个要点 [J].
张文国 ;
饶胜 ;
张箫 ;
张哲 ;
邹长新 .
环境保护, 2017, (23) :14-17
[4]   长江·经济·带——全国政协委员关于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的深思考 [J].
毛丽萍 .
湖北政协, 2017, (03) :35-37
[5]   生态红线制度的实施困境与纾解 [J].
莫张勤 .
学习论坛, 2016, 32 (12) :58-61
[6]   “生态红线”实施的制约性因素分析及制度完善 [J].
白洋 ;
郑承友 .
科技管理研究, 2016, 36 (17) :246-251
[7]   促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建设 [J].
刘振中 .
宏观经济管理, 2016, (09) :30-33+38
[8]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推进长江经济带大保护 [J].
高吉喜 .
环境保护, 2016, (15) :21-24
[9]   生态红线制度实施中的公众参与 [J].
王梅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9 (06) :93-96
[10]   探索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监管 [J].
高吉喜 .
生物多样性, 2015, 23 (06) :70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