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方式对两类小麦品种分蘖成穗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50
作者
李娜娜
田奇卓
裴艳婷
谢连杰
刘国伟
王树亮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小麦; 播种方式; 分蘖力; 成穗率;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寻求不同播种方式对大穗型和多穗型两类品种分蘖成穗的影响及高产栽培的群体调控技术指标,以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稀植点播条件下的分蘖与成穗潜力及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参试品种在稀植条件下均具有较高的单株分蘖力、成穗数及成穗率,但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两类品种分蘖与成穗特点受群体环境的影响程度均较大,其中,两个大穗型品种山农8355和山农01-35又影响的程度更高,而两个多穗型品种济麦20和鲁麦14分蘖成穗特点对群体环境的响应程度不如大穗型敏感。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因品种而异,多穗型品种单产均表现为宽行>窄行>撒播,但只有撒播与宽行和窄行间差异显著;大穗型品种均以窄行的产量最高,高低依次为窄行>宽行>撒播,但只有山农01-35品种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撒播减产的原因主要是前期过高的分蘖力导致群体数量增加,降低了个体干物质积累,穗粒数及粒重大幅度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508 / 5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两个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的冠层辐射和光合特征的比较研究 [J].
赵会杰 ;
李有 ;
邹琦 .
作物学报, 2002, (05) :654-659
[2]   黄淮麦区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 [J].
于振文 ;
田奇卓 ;
潘庆民 ;
岳寿松 ;
王东 ;
段藏禄 ;
段玲玲 ;
王志军 ;
牛运生 .
作物学报, 2002, (05) :577-585
[3]   小麦大粒品种源库特点及其与穗粒重关系的研究 [J].
高松洁 ;
王文静 ;
宋家永 ;
阎耀礼 ;
夏国军 ;
罗毅 .
华北农学报, 2002, (01) :46-50
[4]   大穗型小麦兰考906分蘖发育的生理特征及其调控 [J].
赵会杰 ;
任琴 ;
郭天财 ;
张秀英 .
麦类作物学报, 2001, (04) :67-71
[5]   超高产冬小麦拔节期分蘖间14C同化物分配及分蘖成穗特性的研究 [J].
李永庚 ;
于振文 ;
姜东 ;
余松烈 .
作物学报, 2001, (04) :517-521
[6]   行距配置与密度对兰考906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J].
朱云集 ;
郭汝礼 ;
郭天财 ;
张庆友 ;
王之杰 ;
王永华 .
麦类作物学报, 2001, (02) :62-66
[7]   小麦不同品种和播期对发育阶段的效应 [J].
李存东 ;
曹卫星 ;
戴廷波 ;
严美春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2) :218-222
[8]   小麦分蘖变化动态与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 [J].
李春喜 ;
赵广才 ;
代西梅 ;
姜丽娜 ;
尚玉磊 .
作物学报, 2000, (06) :963-968
[9]   大穗型小麦产量600kg/666.7m2最佳氮磷钾配比与施肥量研究 [J].
杨洪宾 ;
黄九柏 ;
徐成忠 ;
张建立 ;
李艳霞 .
山东农业科学, 1999, (03) :14-17
[10]   杂种小麦分蘖发生、成穗及农艺因子效应附视频 [J].
张艳敏 ;
李晋生 ;
黄瑞恒 ;
石云素 ;
王勤 ;
赵双进 .
华北农学报, 1998, (01) :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