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治的深圳样本:一个纵向共演的理论框架

被引:24
作者
倪星 [1 ]
郑崇明 [2 ]
原超 [3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
[3] 山西大学社会哲学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国之治; 深圳经济特区; 纵向共演; 中央地方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7 [地方政治];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纵向共演是解释中国现代国家治理模式的重要理论视角。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年来,中央将深圳作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期待深圳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互探、互嵌和互惠的基础上,中央通过经济放权、政治授权和社会赋权极大地增强了深圳的自主性,为深圳从单一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发展注入了活力。而深圳则敏锐地识别并捕捉到机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同时,给予了中央超预期的经济绩效、政治合法性和国际影响力等回报,进而获得了中央新的信任、更多的支持和更大的授权,由此形成了中央持续放权与深圳增量贡献之间正向反馈-双向强化的纵向共演路径。与既有文献侧重政府与市场、地方政府竞争等横向关系不同,央地纵向共演理论不仅为理解中国之治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而且为世界范围内的治理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6+125 +12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深圳国际城市形象:域外“专家意见”与“大众感知” [J].
唐磊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0, (02) :41-49
[2]   深圳经济特区四十年“四区叠加”的历史逻辑及经验启示 [J].
罗清和 ;
张畅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37 (02) :32-40
[3]   分税制以来上海、深圳的财政发展及对国家财政的贡献 [J].
汪德华 .
中国经济周刊, 2019, (07) :98-100
[4]   深圳模式:世界潮流与中国特色——改革开放40年深圳现代化发展成就的理论阐释 [J].
谢志岿 ;
李卓 .
深圳社会科学, 2019, (01) :97-110+159
[5]   深圳经济特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贡献 [J].
陶一桃 .
南海学刊, 2018, (03) :31-36
[6]   “官场+市场”与中国增长故事 [J].
周黎安 .
社会, 2018, 38 (02) :1-45
[7]   再论行政发包制:对评论人的回应 [J].
周黎安 .
社会, 2014, 34 (06) :98-113
[8]   自下而上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的作用 [J].
倪志伟 ;
郭佩惠 .
国外理论动态, 2013, (09) :68-73
[9]   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2, (09) :105-125
[10]   “深圳奇迹”形成的实证研究——兼及五大综合性特区发展因素的差异性解释 [J].
罗海平 .
产经评论, 2011, (05) :12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