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铜矿床类型、成矿环境、成矿集中区与成矿系统

被引:47
作者
秦克章
汪东波
王之田
孙枢
机构
[1]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开放室北京,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开放室!北京
关键词
铜矿床类型; 成矿环境; 成矿集中区; 成矿系统; 中国东部;
D O I
10.16111/j.0258-7106.1999.04.010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我国东部22 个大型以上及40 余个中型铜矿床的综合调研, 并与国外对比得出如下结论: ①中国中东部陆壳是在几个古陆块基础上增生起来的, 铜矿成矿作用在空间上向板块边缘推移, 与块体边缘地球化学急变带有密切联系, 在时间上越来越新; ②大型铜矿可分6 大成矿期, 以中生代最重要, 次为晚古生代、中( 新) 元古代; ③我国东部地壳运动频繁而又比较强烈, 就形成大型铜矿床的环境而言, 内生成分较多的矿床类型比外生成分较多的矿床类型可能更有利。铜矿床可分9 大类型, 斑岩型最有潜力。提出并论证铜质得以大规模堆积的4 类成矿系统; ④划分出9 个成矿集中区、远景区; ⑤分析了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侵入岩带的构造性质及中国东部斑岩铜矿规模上不如美洲西岸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7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