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联盟实践与身份承认:以新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例
被引:6
作者:
吴文成
机构:
[1]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盟实践;
身份承认;
D O I:
10.13569/j.cnki.far.2012.01.007
中图分类号:
D822 [对外关系];
D813.7 [各专门机构];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实践活动是新中国参与国际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依托自上而下社会化理论的阶段论分析,虽然有助于直观地理解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系演变,但是其所推崇的"教"与"学"模式不足以揭示双方关系的重要特征,而且对于体系外国家获得国际社会新身份的描述是突发式的,即从体系的反对者或规范的反对者突然转变成为规范的学习者,这种分析视角过于简单。在"实践转向"的启发下,依据"参与实践"理论,可以突破结构—施动者的二元对立,强调实践的情境性和即时性,重视"惯习"的作用和施动者的能动性。联盟实践将联盟视为一种国家实践,在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过程中,联盟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不但在教科文组织内部与第三世界形成了密切的联盟,还在国际组织层次与教科文组织形成了松散的联盟。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联盟实践活动,一方面在一定时期强化了自身的体系革命者的身份定位,另一方面,随着其他实践活动的展开,这种联盟实践也为中国再造身份创造了空间。联盟实践不同程度地确保了中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部的形式承认、分配承认乃至价值承认。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48
页数:1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