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木材微纤丝角变异规律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黄艳辉 [1 ]
赵荣军 [2 ]
费本华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关键词
杉木; 微纤丝角; X射线衍射; 变异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81 [木材学];
学科分类号
082902 ;
摘要
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法和自编的软件对杉木的微纤丝角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微纤丝角受很强的遗传控制,在不同株间、幼龄材间及成熟材间的差异极不显著;微纤丝角受树木生长年龄的影响很大,近髓心处最高,自髓心向外迅速减小,9 a以后减小趋势缓慢,到大约15a时出现最小值,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达20多度,回归分析得到的二项式方程R2达到0.899,径向各年轮间的差异极其显著;纵向不同高度上,微纤丝角从0 m到1.5 m迅速减小,之后减小趋于缓和,在5.5 m以后于平稳波动中又略显回升,1.5-7.5 m平均微纤丝角变化范围在10.82°-12.57°之间,回归分析得到的乘幂方程R2达到0.884,方差分析表明,树高1.5 m到7.5 m微纤丝角差异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杉木无性系微纤丝角遗传变异的研究 [J].
黄寿先 ;
施季森 ;
李力 ;
杨立伟 ;
杨立国 ;
翁玉榛 ;
余荣卓 ;
陈孝丑 ;
郑仁华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11-14
[2]   杨树无性系微纤丝角的时空变异模式 [J].
杨文忠 ;
方升佐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4, (01) :25-28
[3]   人工林杉木材性变异规律 [J].
崔永志 ;
徐子才 ;
李坚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5) :35-39
[4]   人工林杉木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定及材质早期预测 [J].
李坚 ;
刘一星 ;
崔永志 ;
徐子才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4) :24-28
[5]   美洲黑杨新无性系木材细胞次生壁S2层微纤丝角株内变异的初步研究 [J].
李火根 ;
黄敏仁 ;
阮锡根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7, (01) :62-66
[6]   火炬松木材纤丝角和管胞长度的变异及其相关分析 [J].
徐有明,方文彬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4) :395-400
[7]   长白落叶松木材管胞微纤丝角的变异研究 [J].
邱肇荣,刘君良,张士诚 .
吉林林学院学报, 1996, (03) :152-155
[8]   x射线衍射法测定铜钱树木材微纤丝角及其变异的研究 [J].
费本华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3) :262-265
[9]   云南杉木木材纤维胞壁纤丝角的研究 [J].
肖绍琼 ;
木乔英 .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2, (02) :221-225
[10]   油松木材管胞纤絲角的变异及其与解剖、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的关系 [J].
徐有明 .
安徽农学院学报, 1989, (02) :14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