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旅游参与的法律实践实证研究

被引:4
作者
杨晓红 [1 ]
岑乔 [2 ]
机构
[1]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
[2] 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
关键词
社区; 旅游参与; 法律实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D922.29 [经济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030107 ;
摘要
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社区旅游参与,表明我国社区旅游参与并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倡导,或仅为咨询式参与、伪参与,而是已存在的地方实践活动。四川省甘孜州盐源县泸沽湖镇博树村、云南梅里雪山雨崩社区和云南丽江市古城区拉市乡海北村恩宗三社3个旅游社区,通过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制定规则,确立了社区旅游参与的自发机制。这种规则,从法律形式来讲可归入村规民约范畴。同时,旅游社区还利用合同协调内部及外部的旅游竞争关系或协作关系。克服村规民约有限性的办法就是制定国家法律,确立社区旅游参与的立法,要求政府及开发商必须在尊重社区利益,保证社区有效参与旅游的情况下进行旅游开发,赋予社区旅游参与权,保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区与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 [J].
保继刚 ;
孙九霞 .
旅游论坛, 2008, (04) :58-65
[2]   新农村法制建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视角 [J].
孙九霞 .
广西民族研究, 2007, (04) :179-184
[3]   云南香格里拉藏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过程的限制性因素研究 [J].
陈飙 ;
钟洁 ;
杨桂华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 (08) :165-169
[4]   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机制 [J].
罗永常 .
旅游学刊, 2006, (10) :45-48
[5]   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 [J].
孙九霞 ;
保继刚 .
旅游学刊, 2006, (07) :63-68
[6]   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 [J].
孙九霞 ;
保继刚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6) :128-136+171
[7]   生态旅游与“三农”利益保障机制探讨 [J].
梁明珠 .
旅游学刊, 2004, (06) :69-72
[8]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产权合理安排 [J].
单纬东 .
人文地理, 2004, (04) :26-29
[9]   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J].
郑群明 ;
钟林生 .
旅游学刊, 2004, (04) :33-37
[10]   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目的地居民参与问题研究 [J].
李东和 ;
叶晴 ;
肖舒羽 .
人文地理, 2004, (03) :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