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7 条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枣园土壤培肥效应的综合评价
被引:14
作者:
袁晶晶
[1
,2
]
同延安
[1
,2
]
卢绍辉
[3
]
袁国军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3]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土壤;
氮;
生物质;
红枣果园;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5.1 [枣];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为了明确生物炭与氮肥不同配比条件下的应用效果,探寻最佳配比施肥量,为枣园土壤资源高效利用、培肥改良技术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通过3 a(2013~2015)田间定位试验,选择14项反映土壤质量的理化及生物学指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对各配施处理下的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最后利用红枣产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因子分析法将原14个土壤性质指标降维,提取出3个公因子,反映了原信息量的82.49%。第1公因子以全氮、全钾、速效钾、微生物量碳贡献最大,可作为保肥供肥因子。第2公因子上以脲酶、微生物量氮、蔗糖酶贡献最大,可作为微生物活性因子。碱性磷酸酶为第3公因子上的主要影响因子。土壤养分、微生物量、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之间存在多种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枣园土壤质量综合得分以C3N1处理最高,其次为C2N3和C2N2处理,这一结果与产量的变化趋势比较吻合。聚类分析将不同处理分为5类,分析结果与各处理因子综合得分评价较为一致。在本研究试验条件下,10 t/hm2的生物炭,配施300 kg/hm2的氮肥为最佳培肥模式。研究结果对生物炭和氮肥配施在农田果园的合理施肥和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0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