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双动头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被引:16
作者
孟海亮
王坤正
王春生
冯敏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骨水泥; 非骨水泥; 双动头假体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7.3 [骨骼手术];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背景:现有文献对于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的研究已较为深入,而对于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型人工双动型假体的疗效观察很少报道,对于骨水泥型及非骨水泥型假体之间有何差异,国内的研究很少。目的:比较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双动头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病例来自2004-01/2005-12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对象:选择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GardenⅢ型和Ⅳ型)患者131例,男39例,女92例,年龄65~98岁,平均79岁。左髋72例,右髋59例。方法:置换前对患有不同程度基础疾病的患者给予相应治疗。入院后三四天进行股骨头置换治疗,均为同一术者操做,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骨水泥组采用骨水泥假体治疗;非骨水泥组采用非骨水泥假体治疗。置换后随访3年。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估患髋。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死亡率、假体翻修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随访期间骨水泥组6例患者死亡,非骨水泥组8例死亡。骨水泥组置换后3个月,43例患者可独立行走,15例需助步器辅助行走,5例仅能活动(卧床活动)。非骨水泥组27例患者可独立行走,35例需助步器辅助行走。骨水泥组9例患者住院时出现合并症,非骨水泥组有15例出现置换后并发症。置换后3年,骨水泥组有14例翻修(均为假体松动),翻修率23.73%。而非骨水泥组仅有5例翻修,其中1例股骨干劈裂,4例假体松动,翻修率8.62%。置换后1年,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随访期间髋臼磨损基本无差异,髓腔占有率非骨水泥组明显高于骨水泥组。两组患者置换后均未见假体脱位、异位骨化及骨溶解。结论:在随访期内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双动头假体置换后患者髋关节功能之间无显著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4231 / 42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非骨水泥假体的设计与稳定性的提高 [J].
颜冰 ;
王和鸣 .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08, (04) :28-30
[2]   骨水泥对老年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田芳玲 ;
岳云 .
中国医刊, 2008, (02) :41-43
[3]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176例 [J].
杨华 ;
白波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7, (17) :1632
[4]   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假体的置换应用特征 [J].
李奇志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34) :6845-6848
[5]   非骨水泥近端固定股骨柄和远端固定股骨柄中期随访时骨丢失的X线片表现 [J].
刘延青 ;
刘岩 ;
张克 ;
金仁权 ;
田华 ;
娄思权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7, (08) :805-809
[6]   骨水泥双极式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J].
曾水平 ;
陈维善 ;
郭建中 ;
宋卫平 .
浙江医学, 2007, (07) :671-672
[7]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合并疾病和并发症的分析和处理 [J].
于学忠 ;
张伯勋 ;
梁雨田 ;
郭义柱 ;
陶笙 ;
唐佩福 .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6, (04) :261-264
[8]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J].
宫国荣 ;
邢东升 ;
董丰路 .
临床骨科杂志, 2006, (02) :108-108
[9]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X线表现 [J].
孙燕萍 ;
杜湘珂 ;
陈雷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 (04) :64-67
[10]   髋关节股骨假体远端中心化状态的定量评估 [J].
张波 ;
谷文光 .
中华骨科杂志, 2001, (12)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