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企业本位论”

被引:4
作者
孙喜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企业本位论; 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 市场出清; 创新政策;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21.09.004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已成为中国社会各界的流行语言。但长期实践表明,这种流行仍然浮于表面,"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倒逼升级"等竞争性认识在更深层次影响深远。这使得有限的政策资源并未充分且恰当地用于企业创新需求。因此,本文将"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作为整个讨论的核心议题。我们认为,当代创新表现出日益强烈的多技术、动态性、以科学为基础和以组织为载体的特征。正是这些基本特征决定了,与大学等科研机构相比,企业更能够适应当代创新的这些要求。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局限性。与此同时,创新型企业所需的战略控制、财务承诺和组织整合,也不是市场机制"倒逼"的自然产物,而必须在特定的制度背景下、在非市场机制的支持下实现。这些回答共同构成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企业本位论",文末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创新效应研究 [J].
贾妮莎 ;
韩永辉 ;
雷宏振 .
科研管理, 2020, 41 (05) :122-130
[2]   “拜-杜”法案、权利配置创新与大学职务成果转化——以美国常青藤大学为例 [J].
张胜 ;
郭英远 ;
杜垚垚 .
科研管理, 2020, 41 (01) :174-183
[3]   论产品开发平台 [J].
路风 .
管理世界, 2018, 34 (08) :106-129+192
[4]   桂林南药核心产品“技术领先+质量控制”双目标协同模式案例研究 [J].
曾鹏 ;
蔡悦灵 ;
吴功亮 .
科研管理, 2017, 38 (10) :128-137
[5]   再论产业升级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J].
路风 .
文化纵横, 2016, (05) :80-91
[6]   经济民主:文献述评及其理论重构 [J].
李锦峰 .
学术月刊, 2015, 47 (10) :96-108
[7]   从“带土移植”到创建创新生态体系——基于同方威视的探索式案例研究 [J].
吴金希 .
中国软科学, 2015, (04) :66-75
[8]   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边界与统计测度 [J].
蔡跃洲 .
科学学研究, 2015, 33 (01) :37-44
[9]   经济民主的政治经济学意涵:理论框架与实践展开 [J].
余少祥 .
政治学研究, 2013, (05) :55-63
[10]   经济民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含义:基于生产方式视角的分析 [J].
宋磊 ;
孙晓冬 .
经济学家, 2011, (11)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