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带土移植”到创建创新生态体系——基于同方威视的探索式案例研究

被引:12
作者
吴金希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带土移植; 创新生态体系; 创新通道; 科技成果转化; 复杂产品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同方威视公司是中国产学研结合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的典型案例。但是,已有文献对同方威视创新经验的研究很不充分。作者对同方威视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本文系统刻画了同方威视成长过程及"带土移植"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本文发现,"带土移植"是一种重要的机制创新,它成功地将大学的人才、知识资源和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链接起来,有力地促进了复杂技术成果的快速高效转化和持续创新。"带土移植"的过程就是产学研合作创建"创新绿色通道"、继而形成良性创新生态体系的过程。同方威视的创新模式具有较强的普适意义,是可以效仿和推广的。论文的结论和见解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中国创新体系特性的理解。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创新生态体系的内涵、特征及其政策含义 [J].
吴金希 .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01) :44-51+91
[2]   大学技术转移“带土移植”社会网络的塑造——基于同方威视的案例分析 [J].
李正风 ;
张寒 .
科学与社会, 2013, 3 (03) :121-135
[3]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三十年的变与不变 [J].
方新 .
科学学研究, 2012, 30 (10) :1441-1443
[4]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 [J].
何郁冰 .
科学学研究, 2012, 30 (02) :165-174
[5]   蒋南翔与清华大学加速器实验室 [J].
陈世猷 .
今日科苑, 2011, (08) :137-141
[6]   国外产学研合作研究述评、展望与启示 [J].
刁丽琳 ;
朱桂龙 ;
许治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1, 33 (02) :48-57
[7]   关于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研究 [J].
何先美 ;
符颖 ;
孙景乐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0, 22 (06) :128-132
[8]   孵化、转移、回馈、联盟:大学衍生企业的创新发展路径——以威视股份公司为例 [J].
胡海峰 .
中国软科学, 2010, (07) :58-63
[10]   从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情况看我国科技创新之路 [J].
孟宪飞 ;
郑永平 ;
吴荫芳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 (0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