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主要成矿域地壳速度结构与成矿作用

被引:16
作者
彭聪
李秋生
匡朝阳
杜惠平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公司物探处理解释中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公司物探处理解释中心北京,北京,江苏南京,江苏南京
关键词
固体地球物理学; 地壳结构; 地震波速度; 成矿域; 成矿作用; 中国大陆;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3.04.014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汇集了中国 1 1条地球科学断面和数十条人工地震剖面 ,对中国大陆的地壳结构进行了综合研究。获得了主要成矿域的地壳分层结构模型。根据各层的厚度和地震波速度差异 ,揭示出主要成矿域地壳速度结构的横向变化 ,勾绘出壳内低速层的分布特征。文中还探讨了中国大陆主要成矿域岩石圈的现今活动性 ,以及地壳厚度、壳内低速层、“墙式”地震剪切波垂向低速带和下地壳底部高速层 (体 )的分布特征以及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15 / 42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中国矿床成矿系列初论.[M].陈毓川著;.地质出版社.1998,
  • [2] 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演化和动力学.[M].潘裕生 编.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
  • [3] 阿尔泰—台湾地学断面论文集.[M].袁学诚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 [4] 东南大陆岩石圈结构与地质演化.[M].李继亮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
  • [5]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M].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辑;.地震出版社.1993,
  • [6] 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地质演化——显生宙亚洲大陆生长
    尹安
    [J]. 地球学报, 2001, (03) : 193 - 230
  • [7] 横跨西昆仑-塔里木接触带的爆炸地震探测.[J].李秋生;卢德源;高锐;李敬卫;范井义;熊贤明;张之英;刘文;李英康;闫全人;李德兴.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0, S1
  • [8] 横跨天山的人工爆炸地震剖面
    卢德源
    李秋生
    高锐
    李英康
    李德兴
    刘文
    张之英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0, (09) : 982 - 988
  • [9] 天山地震带的地壳结构与强震构造环境
    胥颐
    刘福田
    刘建华
    孙若昧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2) : 184 - 193
  • [10] 华南连县─博罗─港口地带地壳结构及速度分布的爆炸地震探测结果
    尹周勋
    赖明惠
    熊绍柏
    刘宏兵
    滕吉文
    孔祥儒
    [J].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3) : 383 -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