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提取方法对茶多酚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27
作者
蒋丽
王雪梅
全学军
冉秀芝
机构
[1] 重庆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关键词
茶多酚; 提取; 抗氧化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72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03 ;
摘要
以绿茶为原料,研究茶多酚的超声波提取、酶法提取、常规浸提、热回流提取以及纤维素酶协同超声波提取法,比较评价所得茶多酚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90℃热回流提取得到的提取率、产品纯度最高,但是过高的热回流提取温度导致产物抗氧化活性低;超声波在室温条件下提取茶多酚能获得较高的提取率和较好的产品纯度,产物抗氧化活性相对最强;酶法和纤维素酶协同超声波法提取能够获得较高的提取率,但是产品纯度和抗氧化活性低于超声波法所得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茶多酚化学[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杨贤强等著, 2003
[12]   Effects of ultrasound on the extraction of antioxidants from bearberry (Arctostaphylos adans) leaves [J].
Gribova N.Yu. ;
Filippenko T.A. ;
Nikolaevskii A.N. ;
Khizhan E.I. ;
Bobyleva O.V. .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Journal, 2008, 42 (10) :593-595
[13]  
GB/T83132002.茶茶多酚测定 .
[14]   茶多酚的食品保鲜机理及应用现状 [J].
屠幼英 .
茶叶科学技术, 2001, (02) :1-6
[15]   某新型药茶保健的血液流变学机理 [J].
全学军,欧阳克清,蔡绍皙,吴云鹏 .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95, (06) :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