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4 条
三峡库区消落带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reed))的光合生理响应和叶绿素荧光特性
被引:48
作者:
冯大兰
[1
]
刘芸
[2
]
钟章成
[3
]
杨娟
[1
]
谢君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
芦苇;
穗期;
土壤含水量;
光合生理响应;
叶绿素荧光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含水量变化特征,设置了T1(淹水超过土壤表面2cm)、T2(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100%)、T3(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0%~60%)3个不同处理组,用嘉陵江江水灌溉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reed)),研究了三峡库区不同消落带带位土壤不同含水量条件下芦苇穗期的光合生理生态响应机理和适应对策。结果表明,土壤不同含水量对芦苇植株光合色素、叶片气体交换参数、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有不同影响。其中,T1的光合色素含量最低,T3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在T1条件下,芦苇表现出较低的光能利用率(LUE)、CO2利用率(CUE)、净光合速率(Pn)、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但与其它耐水淹植物相比,T1条件下的穗期芦苇仍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17.067μmol.m-.2s-1),说明芦苇具有较强的耐水淹能力。在T2和T3条件下,芦苇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率(LUE)、CO2利用率(CUE)、净光合速率(Pn)、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水分利用效率(WUE)大小顺序为T3>T1>T2。虽然T1的PSII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最高,T2的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最大,而T3的电子传递效率(ETR)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最高,表明在高光强和高温条件下,T3具有较强的热耗散能力,能有效保护光合机构,因而光合速率最高(20.47μmol.m-.2s-1)。研究证实芦苇不仅具有耐水湿的特点,还具有耐旱性,芦苇适合作为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建设禾本科先锋物种。
引用
收藏
页码:2013 / 2021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