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江淮梅雨区域入、出梅划分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19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黎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李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何金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江门市气象局
[3]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江淮梅雨;
划分标准;
年际变化;
大气环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3.1 [中气候、局地气候(地方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1978—2007年全国753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提供的逐日再分析资料,从区域整体角度讨论并划定了近30年(1978—2007年)江淮流域梅雨的入、出梅时间,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梅雨各主要特征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30年江淮地区梅雨的各重要参数均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入、出梅时间与梅期长度和梅雨量有密切关系,但入梅时间和出梅时间几乎是独立的;入梅早晚年同期大气环流存在明显的差异,副热带夏季风的强弱和推进快慢对入梅的早晚有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49 / 75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 [1] 江淮梅雨建立的年际变化及其前期强影响信号分析[J]. 科学通报 , 2009, (01) : 85 - 92汪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不详何金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刘宣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江淮梅雨特征及其与北太平洋海温的SVD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3) : 259 - 264毛文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彭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李永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3] 梅汛期100hPa南亚高压特征与江苏梅雨关系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3) : 285 - 293刘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胡洛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张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濮梅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
- [4] 长江中下游入梅指数及早晚梅年的海气背景特征[J]. 大气科学, 2008, (01) : 113 - 122竺夏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何金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吴志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 [5] 东亚梅雨系统的天气-气候学研究[J]. 大气科学, 2007, (06) : 1082 - 1101丁一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柳俊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孙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柳艳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何金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宋亚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 [6] 确定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夏季副热带季风建立和活动范围的一种方法[J]. 气象学报, 2007, (04) : 503 - 510廉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高纬度环流系统与东亚季风研究开放实验室沈柏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高纬度环流系统与东亚季风研究开放实验室高枞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高纬度环流系统与东亚季风研究开放实验室李尚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高纬度环流系统与东亚季风研究开放实验室
- [7] 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及机理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6) : 625 - 631张晓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陆汉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8] 1998年夏季西太副高活动与凝结潜热加热的关系[J]. 高原气象, 2006, (04) : 616 - 62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热带气旋及相关天气系统对上海强梅雨的影响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4) : 326 - 330陈永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中心气象台曹晓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中心气象台
- [10] 近50年华南前汛期降水、江淮梅雨和华北雨季旱涝特征对比分析[J]. 大气科学, 2006, (03) : 391 - 401吴志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江志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何金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