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30a耕地变化时空特征及其主要原因分析

被引:160
作者
赵晓丽
张增祥
汪潇
左丽君
刘斌
易玲
徐进勇
温庆可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 地理信息系统; 耕地变化; 时空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在各项建设占用大量耕地和生态退耕与环境保护措施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的耕地面积在持续减少。对中国耕地随时间变化规律的认识以及其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的把握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这对于研究区域粮食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在中国长时间序列土地利用动态时空数据库的支持下,对中国1987年到2010年的耕地变化过程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了中国近30 a来耕地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了其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自1987年以来,中国原有耕地不断减少,北方地区为主的新垦耕地持续增加。以2000年为转折点,1987年到2000年耕地总面积略有增加,2000年到2010年耕地总面积逐步减少,近30 a间,耕地总量相对稳定。比较而言,2000年以前的耕地增加速度明显高于2000年以后的耕地减少速度。到2010年全国耕地总面积呈南减北增、减少速率最快的区域集中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而增加速率最快的区域集中在新疆、黑龙江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持续强烈并有加强趋势,生态建设占用耕地是生态脆弱地区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对耕地的占用比例仅次于建设用地。对草地、林地的开垦是全国新增耕地的主要来源,对未利用土地的占用有增强趋势,近年来,包括盐碱地;沼泽地,甚至是沙地、戈壁等未利用土地被改造成耕地,同时也会带来区域水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尤应慎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近30年中国主要耕地后备资源的时空变化 [J].
易玲 ;
张增祥 ;
汪潇 ;
刘斌 ;
左丽君 ;
赵晓丽 ;
王洁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6) :1-12+293
[2]   中国建设用地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 [J].
王文刚 ;
庞笑笑 ;
宋玉祥 ;
李汝资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31 (01) :110-115
[3]   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的区域差异 [J].
胡业翠 ;
郑新奇 ;
徐劲原 ;
郑云梅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2) :1-6
[4]   中国适垦耕地空间分异特征研究 [J].
安祥生 ;
徐勇 ;
汤青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1, 27 (03) :54-57+1
[5]   中国近10年耕地总量变化评价 [J].
赵玉领 ;
郧文聚 ;
吴克宁 ;
张蕾娜 ;
陈桂珅 ;
孙春蕾 ;
陈艳林 .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03) :54-58
[6]   中国耕地资源的区域差异与保护问题 [J].
司振中 ;
李貌 ;
邱维理 ;
郧文聚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5) :713-721
[7]   21世纪初中国生态退耕的空间格局及黄土高原典型区退耕的生态位适宜性分析(英文) [J].
董金玮 ;
刘纪远 ;
史文娇 .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0, 1 (01) :36-44
[8]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徐新良 ;
匡文慧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颜长珍 ;
于东升 ;
吴世新 ;
江南 .
地理学报, 2009, 64 (12) :1411-1420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安全格局变动研究 [J].
邹健 ;
龙花楼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8) :1366-1377
[10]   当前中国耕地占补平衡的宏观形势与特征 [J].
肖碧林 ;
陈印军 ;
陈静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08) :29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