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坳陷层油气成藏耦合与成藏模式解析

被引:6
作者
宫雪 [1 ]
沈武显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成藏耦合; 成藏模式; 复合油气藏; 区带评价; 腰英台地区; 长岭凹陷; 松辽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从构造格局背景、沉积层序演化背景和油气成藏石油地质条件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认为长岭凹陷腰英台地区具备形成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的资源条件。其区域油气成藏耦合关系良好,复合圈闭的定型期稍早于或同步于大规模烃源成熟期,油气生排烃后就近运移至复合圈闭中而聚集成藏,断层和砂体作为输导通道与复合圈闭相互优势匹配。在一系列走向近南北的正断层与各种类型砂体圈闭的相互配置下,详细解析认为其形成的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主要有6种成藏模式。有利成藏区带评价预测出腰英台地区西部断坡带以东区域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带。受构造演化格局与沉积相带叠置关系的双重控制,腰英台地区具有亿吨级大中型整装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的良好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575 / 5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长岭凹陷腰英台油田腰西区块青山口组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J].
焦里力 ;
俞昊 ;
任涛 .
石油实验地质, 2011, 33 (03) :249-254
[2]   松南长岭地区沉积层序演化与成藏要素特征研究 [J].
沈武显 ;
樊太亮 ;
宫雪 ;
王宏语 ;
侯伟 ;
王进财 .
沉积学报, 2011, 29 (02) :277-285
[3]   松南长岭地区坳陷层油气富集规律 [J].
沈武显 ;
樊太亮 ;
王宏语 ;
宫雪 ;
侯伟 ;
王进财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1 (02) :715-721
[4]   长岭地区东北部拗陷层油气成藏特征及储层预测 [J].
匡朝阳 ;
高锐 ;
史海英 ;
贺日政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03) :808-813
[5]   松辽盆地长岭凹陷腰英台油田地应力及天然裂缝场研究 [J].
张奉东 ;
马收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2) :150-153
[6]   松辽盆地南部腰英台地区青山口组油气运移、成藏机理 [J].
王震亮 ;
刘林玉 ;
于轶星 ;
周荔青 ;
吴聿元 ;
朱桂生 .
地质学报, 2007, (03) :419-427
[7]   松辽盆地南部坳陷期层序地层研究 [J].
孙钰 ;
钟建华 ;
姜在兴 ;
于雯泉 ;
操应长 ;
饶孟余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5) :1-7
[8]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规律 [J].
吴亚东 ;
赵文智 ;
邹才能 ;
李明 ;
吴贤顺 .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01) :19-22
[9]   松辽盆地南部岩性油藏特征及勘探潜力 [J].
毛超林 ;
赵占银 ;
马玉天 ;
宋立忠 ;
刘珂 .
中国石油勘探, 2005, (06) :1-5+37+90
[10]   松南盆地长岭凹陷腰英台区块断裂构造及储层特征 [J].
任以发 ;
赵晓华 ;
田培进 ;
马惠杰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2) :206-209